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零一章 查扣物资

第一百零一章 查扣物资

林永贵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着力解决油耗子的问题。很明显,他不想在即将到来的重组中,遇到与之相关的疑问。

但是,在苏城的印象中,胜利油田始终都未解决油耗子的问题。

而且,用不了多久,茁壮成长的耗子们,会以丰厚的收入汇聚来自天南海北的同道者,形成有组织的盗油集团。到了那个时候,当地警方再没有丁点作用。

只是,苏城并不清楚林永贵的命运如何。

多达12人的专家组,最终选用了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

在油田方面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决定用全不锈钢外壳封装,以导热性高的密封胶灌缝,在防水防潮的同时,保证传感器的高灵敏性和极小的温度延迟——与之相配的是,每只成本4美元。

秦院长和协调此事的宦辰强,一起将方案送到苏城手里。

苏城大致一看,就咋舌道:“一只温度感应器4美元,油田需要50万个以上的温度感应器,岂不是要两三百万美元?”

油田高品质的要求,本身就有不惜工本的意思,几乎是用最好的原料做出来的东西,价格自然不菲。

苏城暗想:我要是接了这个活,该怎么处理?

专家组设计的温度感应器,完全超过了他的预想,着实昂贵。

秦院长是专家组的联络人,粗着嗓子道:“这是从美国购买的价格,我们考虑,先从美国买10万只,安装在主要输油管道上,保证冬天不停工,不霜化管子。”

霜化的输油管有很大可能报废,许多大管道的成本昂贵,几十万上百万都很寻常,比较起来,损失的原油就不算什么了。

40万美元对财大气粗的油田不算什么。苏城点头,问:“剩下的呢?”

宦辰强是机关干部,愁眉苦脸的道:“如果只购买温度传感器芯片,外壳和封装在中国进行,就可以节省三分之一,如果温度感应器自产,又能节省三分之一。但要严格按照时间线完成。”

他看看秦世维,对苏城道:“我向林书记请示了,他的原话是,不好办的事情就给苏城去办。剩下60万只的任务,还得请苏厂长多多费心。”

苏城皱着眉头,没说话。

“导热密封胶好办,只要是用化工原料的,咱一定能讨来配额,就是不锈钢难弄。林书记的意思,能不用外汇,就不用外汇,但是,有必要使用外汇的话,也无需节省。”宦辰强言必提林书记,仿佛借此壮胆一样。他的压力也极大,好不容易从机关干部中脱颖而出,专门负责此事,要是做不成,他的仕途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

宦辰强这些天,不仅把苏城等人伺候的好,对专家们也是千依百顺。后勤工作做的极好。

秦世维只管研究,见他们说到钱的问题上,“唔”的点点头,身体一转,(书书屋最快更新)只留给苏城一个魁梧的背影。

苏城想拽他,伸了一下手,又缩回来了,心想:以秦世维的身体,估计会被拉倒。 他手下的研究员那么听话,莫非是被暴力恐吓的。或许,某些研究员还会因此想到童年被欺负的往事……

秦世维这种超长超重体积的研究员,很容易让人觉得不公平,就像是熊猫闯进了猪圈一样。

宦辰强小心翼翼的看着苏城,问:“苏厂长,要不,咱们先跑不锈钢?”

苏城轻笑,道:“你要是能弄到,我就不去了。说实话,我在油田认识的人真不多。”

宦辰强面上笑着,心里想:您在油田认识的都是大人物,还要怎么着。

不过,他也有自信跑来不锈钢,便不提此时,只道:“苏厂长,生产方面您熟悉,一定要帮帮忙,这么小的东西,又是全密封的封装,一般企业怕是做不了。”

“一家做不了,那就分开好了。”苏城很熟悉这个流程,想了想,就拿出电话本,开始拨电话。

电话通了,只听苏城大声笑说:“嘉宝,你们公司能不能做冲压?我这里有一批不锈钢,要做成火柴盒大小……没问题,那就好,是油田用的,就按市场价走……好,就这样……”

宦辰强一脸肃然,像学徒似的,站在苏城身后,不敢越雷池半步。

虽然8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混乱,许多国企趁乱倒闭,但能活下来的企业,仍然拥有各种特权。他虽然在油田机关混的不错,但要说一个电话敲定一份合同,那是万万不能的,何况是具体规格参数都不知道。

用“火柴盒”大小,“市场价”这种形容就确定了加工任务,得要多少信任和多大的面子。

宦辰强听着苏城打电话,默默的计算零件数量。

等到封装和金属垫模都确定了,苏城才放下电话,揉着有点烫的耳朵。

宦辰强忙问:“苏厂长,咱们这样一家家的分开弄,会不会弄岔了?”

“弄岔了,是什么意思?”这次轮到苏城奇怪了。

“就是,不匹配。”宦辰强声音低了一些,说:“我去工厂看的时候,见他们生产出零件组装,都要互相比较一下,有些机床生产出来的,就是配不上……”

虽然标准件是100年前就明了的东西,但在国内,在世界大部分展中国家,非标准件依然大行其道。尽管有技术难度的缘故,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为了提高良品率。

一个工件多车了两刀,难道真的弃掉?

高附加值的商品可以弄坏了重做,低附加值的产品,弄坏了重做就要大大影响利润了。像是乡镇企业,往往请不到高级技工,就是一群年轻工人做活。甚至许多熟悉工厂的子弟都不屑于去,多的是刚刚离开田土的农民,这种“熟练工”,放下锄头就抓老虎钳,即使加工简单零件误差也很大。

国企也好不到哪里去,青工总是在失误中成长的,工厂子弟刚上班,自己车的工件都不一样大。

现实情况下,工厂要么选择浪费工件,要么花时间挑选匹配。好的地方在于,总有工件做小,总有工件做大,配合起来刚好能用,只是精度无法再保证。

苏城见过的配套厂,也多的是这种情况,他轻笑了两声,道:“温度感应器太小了,主要是里面的垫片和外壳匹配的问题……这样,我再拿图纸上去,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再松活一些。你赶快去找材料吧,咱们争取年前生产出10万只,这样春节就好过了。”

宦辰强唯唯诺诺,忙不迟疑的去了。

苏城上到专家们的楼层,又找到人,将要求说了。

专家很不屑,道:“这样的精度,你们还做精密件?”

苏城就撇撇嘴,道:“你们做的精度,让一家厂生产,自然容易达到,但算一下成本,要比几家工厂分开生产多花11万,时间长一倍,您觉得,这11万块钱,是该花的吗?”

11万而不是10万,说明人家是做过成本估计的。

专家马上不好意思起来。胜利油田请他们来,也是掏了钱的,多花10万块钱的帽子,谁都不敢戴。

于是,几位教授级的人物再不多话,又趴在那里忙碌起来。

苏城一边瞎逛,一边感慨。放到日后,4个知名教授两天的报酬就要11万块。到那个时候,工厂为了不多掏设计费,反而会多在工艺设备上下功夫。

相比之下,现在的教授,真是没有高级工人值钱。

楼道最里间,门口放着鞋架,是电脑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