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些250们

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些250们

李政夫曾经遇到过很多家公司的采用的先进管理手段,每当那种时候,他都是既担心又兴奋的。因为他有信心,自己能够学习到这样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自己。

然而,大华的模式。却是简单难学。

这不光是人数的问题,还有管理模式的问题。大华实业是基于中国多年来的石油会战的历史,才采取的会战模式。新加坡既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实力,根本是学无可学,偏偏这种模式又厉害的很。

此时,李政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抵抗中国模式的前沿。

集中、高效、明确的目标和集体主义是中国模式不同西方模式的地方,也是西方模式想学也学不到的地方。曾经,苏联的崛起也让西方惊诧莫名。后来,苏联倒掉了,西方国家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出震耳欲聋的呼声:日出西方,唯我正统。

然而,中国和沙俄基础上的苏联,终究是不同的。

自遵义会议召开的那一刻开始,中国就注定不会盲从外国专家。无论是军事专家,技术专家,还是政治专家……

中国自己走出来的中国模式,中国延续自中国传统的中国模式,注定会让更多的国家处在焦虑和煎熬当中。

在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数千年文明期间,中国领先世界的时间超过1400年。当中国摆脱了蛮夷的统治。开始自我展的时候,历史的惯性绝不会无动于衷。

就像是后世许许多多的中国公司一样,大华集团的模式对西方公司根本是无解的。

原因很简单,只要官员和皇帝们不胡来,数亿人。十数亿人拧成一股绳,集结十数亿人的力量、智慧和精力,国祚自然强盛。面对只有3亿多人的欧洲,2亿多人的美国,300万人的新加坡,中国模式下的中国公司。只会变的越来越无解,并深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

只有当中国的上升期结束,这种模式的力量才会稍稍消退一些,但以李政夫的年龄来说,他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李政夫看不到未来,也预知不到中国公司的命运。

但是,当他看到中国工人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依然热火朝天的工作,满面笑容的聊天,精力充沛的搬运物件,他就感觉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他早就知道,中国工人的平均收入只有新加坡工人的二十分之一,但始终并没有给予重视,他认为,一名新加坡工人的工作效率,至少顶10名中国工人,这样的论点,在金融危机前繁荣的东南亚地区非常流行。

然而,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新加坡的工人们还在被窝中享受难得的暖和的时候,中国工人已经开始工作了。

一名新加坡工人的工作效率,能不能顶一名中国工人?李政夫突然怀疑起来。

他下意识的来到几个工人身后,突然看到一名工人看着某种照片出笑声,低头一看,竟是张婴儿的照片。

“你的孩子?”李政夫尽量用字正腔圆的中文短句。

“是啊,四个月了,都能吃东西了。我临走前拍了张照片,没事就看看。”

“想家了?”

“怎么不想。”工人这时才回了一下头,见他穿着皮毛大衣,就笑:“你是那个新加坡公司的人吧。”

李政夫知道他不认识自己,摸摸脸,笑问:“你怎么知道?”

“你穿皮大衣啊。新加坡的工人有钱,我还见一个小子穿着皮大衣上工呢,我当时就想,还好你小子不是电焊工,否则非得烫一身的洞洞回去。”

“怎么会,我们的工人都有工作服的。”

“是皮大衣外面穿一件工作服吧。”不管是新加坡还是马拉西亚,都是气候温暖的地方,受不了西伯利亚的天气也正常。不过,落在走南闯北的中国工人眼中,一些新加坡人的装束就太有趣了。

李政夫自己都是浑身不舒服,摇摇头,转移话题道:“听说你们要在西伯利亚呆半年才能回家,儿子见不到怎么办?”

“让婆娘寄照片过来。咱石油人,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

每一次的石油会战都会挂起这样的标语。

对方随口说出来的话,落在李政夫心里,却像是榔头一样,敲碎了他最后一点期望。

有这样的工人,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国家,又如何战胜!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