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葛从周、张归霸和张归厚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李烨解释道:“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某认为太过于情绪化,失之偏颇,历史是现在的我们用什么眼光看待过去,才会理解过去,不能正确的了解历史,就无法正视未来。本朝太宗皇帝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是当今有几人真正了解和理解了历史,又从历史中学习和领悟了什么”。
葛从周、张归霸和张归厚差点被李烨绕晕了,睁着迷糊的双眼看着李烨,好像不认识李烨似的,这话从一个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怎么感觉都不是滋味。
李烨自己到没有感觉自己说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看着葛从周、张归霸和张归厚三人迷茫的眼神,不免有些得意道:“简单的讲以史为鉴,可以知道一个朝代的兴衰;熟读历史,可以让人明智、聪明,少犯错误,人类很早就开始记录历史了,《尚书》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所以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和学习历史”。
不仅是葛从周、张归霸和张归厚被李烨讲的迷迷糊糊,连一旁的张天成也不明白李烨为什么要讲起历史来,不由得问道:“历史不就是一段时期事件的记录吗?怎么跟国家的未来和个人扯上关系了呢”。
这个问题虽然是张天成问的,但是也是其他人心里的问题,李烨回答道:“从国家来说,治久必乱、合久必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太平日久,朝野上下,不知祖宗创业的艰辛,守成的幸苦,时间一久,产生骄奢淫逸、纵欲败度,所有先人的恩泽,全部消耗殆尽,难道不应该学习和了解历史吗?其实人同样也是这个道理,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些难道不是忘本吗?”。
“某明白了,为什么三郎要到处收集书籍古典了,原来是为了这个啊”,张天成恍然大悟道。
“这是那对那啊!”,李烨给张天成气乐了。
一旁没有出声的葛从周道:“李典军说的不错,国治久必乱、合久必分,都是那些权贵不知爱惜人力,忘本所致,难道没有破解之法吗”。
“宇宙万事万物,有生就有灭,有兴就有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就像人有快乐也有痛苦一样,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人的本质上喜好快乐的感受,厌恶痛苦的感受,因此,对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事物充满渴求,这个叫贪欲;对能够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灾祸的事物尽是厌恶,这个叫嗔恚。好乐恶苦、趋利避害是一切矛盾产生的根本,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是朝代更替怪圈产生的根本”,李烨说道。
“这么说来,就无法避免了吗”,张归霸悻悻然道。
“不能这么说,某刚才不是说了吗?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道德传家可传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传三代,这就是传承的差距,里面深层次是教育的问题。秦帝国建立之前已历经三百余年,为何统一后,只传了两代便灭亡了吗,这又是为什么呢?”,李烨问道。
张天成回答道:“秦前期历代君王励精图治才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而统一后两代帝王而亡,却因帝王骄奢淫逸、滥用人力,天下百姓不得不起义推翻****”。
李烨点点头,说道:“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其实也不难,一是尊重百姓、减免赋税、消除徭役、鼓励工商;二是朝纲整肃、吏治清明、消除特权、依法治国,能做到这几点朝代更迭就不会频繁,天下百姓就可以享受长期安宁,国家也能繁荣昌盛”。
李烨还有很多的话想说,但是知道他们一下子都无法接受,也就懒得多讲了。
“纵观前朝覆灭的原因,秦因严刑****二代而亡,西汉因外戚专权、后宫干政,东汉因宦官乱政、横征暴敛而亡,想来当权者都能洁身自好的话,何至于朝代覆灭、百姓生灵涂炭”,李烨接着道。
“所以,天下百姓才奋起推翻****,重新建立一个清明的政府,不就是这样吗”,张归厚愤然的说道。
“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天下兴亡,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中原大地几千年以来,朝代更迭,分分合合,百姓又能在新朝中得到什么好处,还不是被一批又一批的官吏压迫、剥削,这样的起义、暴动有什么意义,不过就是为自己谋私利找借口罢了”,李烨气愤道。
张归霸不明白李烨话中的意思,说道:“那天下的百姓就继续被奴役、被盘剥,难道他们生来就要被特权压制、欺凌一直到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