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哥已经在各方势力之下,重新改组了内阁。
以唐绍仪为总理的内阁比过去看起来都更像样:
国务总理为唐绍仪,内务部总长为赵秉钧,外交部总长是陆征祥,财政部总长是熊希龄,陆军部总长是段祺瑞,海军部总长是刘冠雄,司法部总长是王宠惠,教育部总长是蔡元培,农林部总长是宋教仁,交通部总长为唐绍仪兼任。
甚至还给炮哥的兄弟留下了两个位置,陈其美是工商部总长,黄兴得到了参谋部总长,但这两人都没有到北京就任,而是跟老大炮哥一起跑去了日本。
这个内阁中,有大量同盟会和其他势力的要员,比如财政部长熊希龄有维新派、实业派背景,但却以在地方上办教育成名的,张謇一般的人物。
熊希龄少年成名,15岁就中了秀才,22岁举人,25岁进士,有湖南神童的美誉,很受张之洞等一干洋务派的欣赏。甲午战争爆发后,熊希龄年轻气盛,自感读书无用,要投笔从戎,想去朝鲜打仗,最后被刘坤一给拦回去了。
百日维新的时候,他站在维新派一边,积极奔走呼吁,是一个典型的维新派。但是维新很快失败,他受到了牵连,政治前途暗淡,幸好有张之洞一干大臣保护,他才得以在湖南乡下安身。
但是他不干寂寞,积极奔走,先后开办航运等实业,又自筹资金在湖南兴办新式教育,在民间名气很大,维新变法事件平息后,他又得到了重用,还跟端方等大臣出样考察过宪政,回国后担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等官职,因为能给官府筹到钱,有理财能手的称呼。
由于在洋务派中有很大的人脉,而且一向跟袁世凯有联系。所以袁世凯选择熊希龄当财政部总长,其实也是培植他自己的势力。
剩下的段祺瑞更不用说了,这是袁世凯的心腹手下,即便袁世凯下野多年都没少了联系。更是发出通电威胁清帝退位,袁世凯一被起用,立刻就把他第一时间调了回来,这次被袁世凯推到陆军部总长的位置上,也是在培植势力。
赵秉钧也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人。刘冠雄是北洋海军元老级人物。庚子年的时候,接受袁世凯的建议,带海军舰队南下到上海参与互保,不参加跟洋人的战争,显然跟袁世凯早有勾结。
司法部总长王宠惠,这是一个学者型官僚,十分精通业务,著名的伍廷芳对他都十分敬佩,一直屈居在他之下。这个王宠惠原本的历史上,还参加了联合国宪章的起草工作。对国际公法和西方法律十分熟悉。他还是北洋大学第一个大学生,在美国耶鲁大学留过学。
虽然王宠惠不算是袁世凯的‘自己人’,但是这样一个专业人士,其实对袁世凯的权力并不构成威胁。
剩下的教育总长蔡元培,这是光复会的人,显然是处于拉拢才给了一个不威胁自己权力的教育总长职位。宋教仁是农林部总长,此人是黄兴华兴会的副会长,黄兴跟炮哥并列,都是同盟会中的巨头。给一个跟炮哥和黄兴这样的人物有密切联系的人一个部长,显然还是处于政治拉拢手段。而给他一个农林部长,这简直就是用闲职来打发他。
可以看看大头哥的内阁,显然这是一个北洋掌控大局的内阁。
利用这个内阁,大头哥不但稳定了国内局势。而且还完全掌控了权力。
掌权之后,大头哥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对俄战争的态度问题。
“当然,我们将继续战斗下去!我们会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是不会有任何妥协的!”
在袁大总统用力挥舞的手臂间。一声雄浑有力的声音,从他那粗短的脖子里喷射出来。
大头哥显得那么意气风发,显得那么激情昂扬,在他四周仿佛有一道强大的气场一般,让采访他的记者崇拜不已。
不过大头哥是不会自己去打的,甚至都不会派他自己人去送死,打还只能是杨潮去打。
大头哥跟杨潮商量过,杨潮表示俄国人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后,大头哥就决定要打了,如果他刚刚上台,就能有一场辉煌的面对洋人的胜利,显然对他的政绩大有好处。
不过杨潮也不白给大头哥卖命,管大头哥要了五亿两白银。
张之洞死前,一共发了五匹国债,前两次各一亿两,后来次各两亿两,第五次四亿两,总计十亿两。也许是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行了,最后一次发债券的时候,张之洞发了远多于实际需要的数量,而且全都直接存进了杨子银行,让杨潮可以随时取用。
现在这十亿两银子,还没有完全花完呢,一百万人两年时间发出去的军饷不过三亿两,武器弹药消耗了五亿两,其他各种物资消耗一亿两,到现在还剩下将近一亿两,还能支持一阵子。
但是对于即将发动的下一波春夏攻势,这点钱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杨潮才要了五亿两,但大头哥的钱可不是那么好要的,大头哥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借款可以,但是关税差不多都抵押出去了,大头哥要用山东境内工厂的出厂税作为抵押来贷这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