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挂在云端的你和游走人间的我 > 21.第21章 离乡

21.第21章 离乡

一九九七年,夏秋。

罢*课风波最终不了了之,不论是学校方面、学生方面、老师方面,抑或是家长方面似乎都已料到这样的结局。学校仅鉴于学生和教师相互之间的意见和矛盾将教师进行了班级调整,也就是说,刘建国去带高三其他班级的语文课,而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来带罢*课班。校方考虑教师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学生群体公开的普遍共识,也是老师群体私下的默认事实,因此,关于对学生进行处理的问题就不那么起劲了。袁处长想,“你刘建国是学校的老资格,比我在学校的时间都要长,我自是不会正面与你产生冲突,要求你去改变什么,反正没两年你就该退休了,我犯不着得罪这个人。但是,”袁处长紧接着又想,“既然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那么,因为你刘建国的不是去处罚学生,恐怕即使学生和家长现在不敢公然反抗,这种欠妥当的处理方法可要从此载入学校史册,以后大家议论起来,更多的肯定不是说你刘建国怎样怎样,而是会说我袁某人一笔糊涂账,连个是非曲直都辨不清。那怎么能行!”所以,袁处长便让事情始终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不再主动问及,大家该上课上课,该放学放学,校园里一片祥和宁静,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跟刘建国本人呢,袁处长干脆打起了哈哈,玩起了太极,他想,“等大家好奇过去,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刘建国最初叫嚣得蛮凶也蛮不像话,要求校方处理学生,给自己一个说法,但总是无人接招,时间久了自觉无趣,再总叫总叫的也没啥意思,最多是见了林家豪或者杨淑怡继续摆出点儿轻慢的不礼貌样儿,其他也不再能够怎样。对此,林家豪倒不像事发第一天晚上那样急于求和或撇开干系,他觉得自己孩子既然是实事求是便不是完全不占理的,虽然方法过激了、失礼了,“我为了这事儿已经向你表明了态度,表示了友好,你不领情,那就算了嘛。不然,你还真当我林家豪求着你啊!”

高三最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林家豪对玲子尤其体贴和爱护,虽然他不是一个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的父亲。但是,玲子书桌上总能及时摆上她最喜爱的小零食,台灯坏了无需玲子说却总能在第一时间换上新的灯泡,天气热了课间总会有两瓶饮料或其他饮品送过来,晚上熬夜太晚敲门催早点休息的也总是林家豪。那是林家豪生平第一次动手打自己的孩子,事后想想真是悔断肝肠,他自知让玲子受了大委屈,对玲子有愧,而玲子后来对事情的处理,又让自己万般欣慰甚至感动。他意识到,孩子真的是长大了。

越是临近高考,大志和玲子父母越是谨小慎微,一会儿担心孩子的学习是不是稳定,一会儿担心孩子的身体是不是够好,一会儿担心孩子的心理是不是够强,一会儿担心孩子会不会在课堂或学校又翻出什么让人措手不及的新花样儿。不过,让四位父母最为担心的是,就怕这两个孩子商量好了,罢*考!因为,大志和玲子始终有一个固执的想法:人生何处无精彩,高考算什么!他们相信,只要这两个孩子想,那么,他们一定是敢的。

“我说,妈,你们能不能认真考虑考虑我和大志出去上学以后,你们的生活该怎么安排!别一天到晚老盯着我和大志,我们好得不能再好了!”

“谁不知道你们好!”

“妈,你狭隘了吧!我这‘好’非你那‘好’。”

“怎么个‘非’法?”

“就是说,我这‘好’非单一感情方面的,而是一个综合概念,表示我们各方面都很好。而且,可以让你们感到些许安慰的是,你们最关心的学习也不幸被包括在内!”

但是,大志和玲子毕竟还是坚持考完了所有科目。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为的是要到大学里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那帮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在大学里都干了些啥!

专业当然是由他们自己选定。大志和玲子的父母均发现,进入高中后,这两个孩子的智力加在一起已经相当强大,做父母的已经很难左右他们什么。大志从小喜欢鼓捣电器,自然报了工科,说要潜心钻研高端精密仪器,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去打小日本****的,狠狠地打。玲子沉迷外国影视文学,选了外语,说要看死在唯美、精湛的欧美影视剧里。大志一巴掌打在玲子后脑勺上,训斥,“什么死呀活的,别人演哪如自己活,先把自己活精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