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一口气读完后,局长就说,这次调整的人员就是这么多,请各位领导就调整方案研究讨论。
几个副局长听了,相互会心地看了看,没有说话,不管议题的内容是什么,议题既然到了党组会上,肯定得到了一把手局长的同意,到了这个时候,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即使有意见,也不会在这里说出。于是都把眼光转向刘达,作为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在班子内排名第二,按照序列,也该是他先说话。
每次党组会,都是这样,排名第二的刘达先对党组会议的议题发表看法,因为很多议题都是他和局长研究的,从刘达的话中其他人就可以掌握局长的意图,然后几个副局长从刘达的话中摸索出局长的真实意图,再发表自己的建议。说白了,说什么不过是把局长的意图说出来而已。
这次刘达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作为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对单位的人员调整说是自己分管的,其实调整谁把谁调整到哪个位置,都是一把手局长说了算,很少有主动权,也没有拍板权。作为副职,是一把手的辅助,也不需要有观点,不需要有什么过强的能力,只要有很强的落实能力就可以。
这次人事调整,开始和局长研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黄一天,也不可能有黄一天,因为刘达正准备把他作为驻村指导员的后备人选向局长提议,虽然黄一天做指导员不是最好的人选,但是,他不是自己的人,还有就是公务员招录的时候抢了侄儿刘流的位置,这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伙子,到了自己的手里,还不是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所以,工资福利科的副科长推荐的是王大奎,局长当时也同意了,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改变了。
当然,干部上的事,机关的人都知道,没有看到红头文件下来之前,除了局长,任何人的允诺都是不能定调的,一夜之间被别人顶替位置的事太多了。在机关,任何事变数大于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