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他讪讪笑道:“真的,晴姐姐何时骗过你。”
“我只是不希望这件事被妈知道,我怕她受不了。她最近血压一直不稳定。”
“我知道,等处理好这件事。我与你一同回去看她。”我笑着说,眼睛里泛着水花。
谢莫晨眼底是微微的动容,他哑着嗓子说:“晴姐姐,谢谢你。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都懂……我没打算要那样怪你……”
我对他点头,宽慰的笑了笑:“我明白,说什么傻话,你好好的照顾她,我知道你是在乎她的,真正的相爱,不会在乎她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爱没有那么多理由和借口,爱就是爱。我都懂……我想蓝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我也相信她会明白……”
圣诞前夕,注定不是一个安静的日子,那些嚷嚷着要与情人节过平安夜的人群中,一定没有我。
街角商场的橱窗里,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旋律,有些歌曲我很熟悉,名字就叫《平安夜》。
《平安夜》这首曲子,是有些历史渊源的。国外的人欢度平安夜圣诞节,就跟国内喜迎新春过除夕的心情是一样的。不同的历史文化差异,也就有了不同节日文化的差异。
圣诞夜唱圣诞歌,这是古老的传统,就跟国内新年的时候大街小巷一定会播放《新年快乐》的曲子一样。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记载的圣诞歌约有上千首;久唱不衰的有五十几首,而最有名的圣诞歌便是《平安夜》。
这首歌共有6小节,通常流行的是3小节(原作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六小节)第一节的歌词大意为:平安夜,神圣的夜!/人人安息,/至圣独醒。/慈祥鬈发的儿子吧,在美妙的宁静中,吧,在美妙的宁静中。第一句就是“平安夜”,歌名因此也叫《平安夜》,从此,圣诞夜就得名“平安夜”。
1792年12月11日,约瑟夫·莫尔作为编织女工安娜·朔伊贝尔和当地驻军的一个步兵的私生子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出生,父亲因害怕而逃走。洗礼时,只好请了萨尔茨堡的一个名叫约瑟夫·沃尔格穆特的刽子手当教父。莫尔心地善良,好为弱者、穷人和孩子们做事,但不幸的身世使年轻的莫尔不断受到驱赶,直至1815年,莫尔才担任萨尔茨堡附近奥伯恩多夫小镇的牧师,在那儿的集市上认识了来自邻镇阿恩斯多夫的小学教师和集市组织者弗兰茨·克萨弗·格鲁贝尔,两人成了好朋友。莫尔(作词)和格鲁贝尔(作曲)合作的圣诞歌《平安夜》于1818年12月24日首次在奥伯恩多夫镇教堂演唱,由于管风琴被老鼠咬坏,临时改用吉他伴奏。顺便提一下,《平安夜》几乎译成了全世界所有的语言,歌词原文是用德语写的,第一句是stillenacht(寂静的夜或安静的夜),安静或寂静与“平安”还是有区别的,但最早就以“平安夜”被译成了中文,先入为主吧。
1914年12月24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国士兵自发停战,他们从广播中听到了奥地利歌剧女演员奥丽丝·舒曼演唱的《平安夜》。此时此刻,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前线聆听母亲的演唱,一个在德军的战壕里,另一个在协约**队的前沿阵地,他们多么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回家和母亲团聚。
其实,不管在哪里、如何欢度平安夜,需要记住的是,《平安夜》见证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我想,无论怎么说,这一定是个好兆头。
在医院附近的红绿灯口,拦辆出租车,跳上车以后才惊觉不知道要去哪?去哪才能找到梁骏,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甚至忘记了曾经他住过的地方。
“姑娘,去哪?”现在这个点,车有些堵,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我想了想,低头翻看手机,想通过微博的力量找到梁骏的一些蛛丝马迹。
他其实是个彻头和尾明骚的人,有点什么事,恨不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但他也有他的骄傲和软弱,通过微博找到他其实并不难,难的就是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而已。
我记得他的网名比较烧包,叫莽荒野人。
我尝试在微博上翻了翻,很快便在千军万马的信息里找到了关于他的情况。
他的微博粉丝好几十万,每天上传分享的信息不是吃就是喝,不是吃喝就是泡女人晒豪车,晒他无可比拟的自恋照,所以找到他,比我想象的容易。
我关注了一下他的信息,他最近几分钟的信息就在上海外滩,人民广场那一代。
我给他发了一条私信,我说我找他有急事,这是我的号码,速回,简艾。
我预估他看到这条信息会很晚以后,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现在不少再泡妞就是在喝酒,不可能这么及时回复。
我只能抱着一丝希望的同时,跟司机说到外滩。想从哪里去碰碰运气。
平安夜,圣诞节,又即将适逢新年伊始,出租车在南京西路的地段就已经开始堵的不像样子。我想了想,付了车费,这距离外滩其实也不远。算算自己平时的步速度,二十分钟的路程还是要的,总比堵在这好。
打定注意,我决定去外滩砰砰运气。
梁骏从来就不是个低调的人,他微博刷的很快,就我刚下车走路这会功夫,他已经连刷了两条信息,我仔细看了一下坐标,大概就在和平饭店的位置,在看看他晒的照片,应该是在参加什么家庭聚宴似的或者是朋友聚会什么似的。
二十分钟以后,我站在和平饭店门口,此去经年,距离初次与行川在这里偶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