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民国大文豪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

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

于是,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美国人奥斯邦高估了中国富豪对于无线电的热情,中国人向来都很保守,他们连电台广播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花钱购买。

只有那些洋场阔少们对于这种新鲜玩意感兴趣,也不在乎钱财,在半个月内,奥斯邦销售出去大概400台收音机。

虽然奥斯邦幻想中的万人抢购的热潮没有到来,但眼下的业绩也让他收获颇丰。

他相信随着电台的开播,这些中国人见识到电台广播的奇妙之处,一定会来抢购他的收音机,于是,他决定用这笔钱再从美国运来一批收音机。

奥斯邦是名销售员,他明白一旦现收音机有利可图,上海租界内的其他洋行也会介入收音机的生意,到时候竞争激烈,价格势必会下降。

所以,他要抢占先机。

说实话,对于电台播放什么节目,奥斯邦不怎么关心,只要广播电台能够出声音,有人来买他的收音机就行了。

他想得是赚一票就走的心思。

奥斯邦不关心,林子轩却不能不闻不问。

他询问了技术人员,因为设备使用材料的问题,这个电台没办法全天播音,用久了机器会热,甚至会烧坏设备,每天最多不能超过五个小时。

这已经是极限了。

林子轩安排了一下,上午一个小时播放评书或者戏曲,下午两个小时播放音乐,晚上一个小时读报或者讲故事。

按照这种节目方式,完全是非营利的广播电台。

林子轩也有盈利的方案,不过不愿意现在拿出来,等到把奥斯邦赶出去之后,就可以把播放音乐换成电台点歌节目。

可以为亲人点歌送祝福,无论是过生日,还是离别送行,或者生病祈福,只要一块钱就可以在电台中播出。

这个节目绝对符合那些洋场阔少们的口味,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表白手段,花费又那么底,想来会成为一种时尚。

而且,还可以加入广告。

这需要等到收音机普及之后才会有广告商上门,没关系,他可以每天用二十分钟的时间来宣传明星电影公司的新电影。

1922年11月13日,林子轩参加了上海大学内部教师的聚餐会。

1922年春,牧师王礼堂以提倡新文化为号召,在上海闸北青岛路青云坊创办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然而,校长王礼堂贪财缺德,办学完全为了中饱私囊,致使教职员的薪金不出,学生的伙食无法供应,因而爆了一场“倒王风潮”。

王礼堂灰溜溜地离开学校后,学生们为了继续求学,要求改造学校。

1922年10月23日,在孙仲山和陈独绣的提议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改组成为上海大学,邀请于右仁出任校长。

校舍为老式石库门2层楼房10余间。

蔡元赔、汪精为、章泰炎、张静姜等人担任校董,邵力字为副校长,邓仲夏任总务长,瞿秋百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第一批学生只有一百多人,林子轩被聘为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客座教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