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蟾经 > 第129章 水尸

第129章 水尸

这些爪子,并不是独自排列,多数的时候都是两三个一组,大家拿着手电看着船底,在那里议论纷纷,一个小个子伙计,张开胳膊挂在船前一回头,看向我们。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想说,那些,只有半个身子的东西是不是这么挂在上头的。

“没错,太像了。”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大金牙转身回去,见他神情颇为凝重,我赶忙跟上。

“怎么了?”大金牙没有回到帐篷里,反倒是站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蹲下身来,这老头子,也不管河水是否清澈,捧起一把洗洗手后,一边甩着胳膊看向四周,一边小声对我说:“这附近,可能有个油斗儿,得小心在意才是。”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盗墓行当里的事情,多少也知道一些,可此时此刻我还是看不出大金牙是怎么猜到的。

“那种东西,我没见过,但是听老人们说过。这玩意具体叫什么我不清楚,但是,我们家的老爷子们都叫它......水尸。”大金牙说着,转过头来看看我,笑道:“说起来,它可能还是僵尸的一种呢,你没听你三叔说过么?”

“没有。”我说着,摇了摇头,见他一脸怀疑,解释道:“僵尸,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先人总结说,常见的僵尸有十八种。除了我们通常见到的那种僵尸之外,还有血尸、肉尸、皮尸、玉尸、行尸、炸尸、汗尸、毛尸、走尸、醒尸、甲尸、石尸、斗尸、菜尸、绵尸、木尸,现在这年头儿,都火葬,僵尸很少出现了,我跟三叔行走了三年,只见过僵尸、荫尸、醒尸这三种,别的......好像没见过。”

“这样啊。”很意外我的记忆力,大金牙愣了一下才搓搓老脸:“水尸比较少见,你没见过也不奇怪,别说是你,就连我也没见过。”对方说着,示意我过去,随后给自己点了一根烟,一脸感慨第盯着那滚滚流淌的河水一边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末,那时候,南方闹水患,有渔民在水里头捞出几个官窑的瓷器来,大金牙的祖上发现了,就偷偷研究这些瓷器的来历,几经辗转,终于在河流上游,一座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湖泊边儿上找到了一处山洞,这山洞,湖边的深山之中,是一处地下暗河的源头。

江南和北方不同,这山川,不是土堆的,纯粹的石头,所以,要在山上打洞,不容易。

大家研究了一下,很多人都觉得,那些瓷器什么的,八成是从山洞里头弄出来的,要是运气好,也说不准是不是有什么贵人把自己的陵墓选在山洞里头,因为,在过去,贵人们喜欢开山造陵,但是,遇上什么特殊的情况,也有退而求其次找个隐秘地方的,不管怎么说,先试试看。

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叫几个人扎了一个木头筏子,又找来一根长长的毛竹当支撑,几个人,就这么撑着木筏一点点地驶入洞中。

这洞,肯定不小,能撑起竹竿的地方,水深应该相当可以,可越往里头走,几个人心里就越觉得没底,不知道因为什么,几个老江湖的心里头,突然生出一种浓浓的不安。

有的人就说,这地方,阴风阵阵,太邪门了,就打算放弃此处换个地方再找找,可,金家的老头子不同意,壮着胆子非说再看看,结果,往里头划了一段之后,有眼尖的就发现,两侧的石壁上,出现了累似壁灯的一种东西:一个碗状物,带着个把柄挂在石壁上,每隔开十米左右,就有一个。

一看见这些东西,大家心里就有底了,此物说明,这地方确实有人呆过,保不准,就有什么富贵等着他们。

结果,也印证了他们的想法,这山洞两侧,确实有很多东西,石壁之上,一个个像是壁橱一样的小洞里头,斜靠着很多涂着金漆的大棺,看样子,应该是用来陪葬的。

一开始,棺材都是普通大小,越往里头,就越大,到最后,快要到了山洞的尽头的时候,山洞之中,豁然开朗,就看见,前方正中间,一个圆形的大池子的中间,有一个,像是莲花一样的台子。

台子里头,正中间,有面南背北有口棺材,此棺,比寻常可以见到的要大很多,金丝楠的棺材板子上,涂着龙凤的纹络,而更让人咋舌的,还不是这口大棺:在这莲花台上放着的棺材的正上方,也有一口莲台,莲台像是铁的,被无数铁链挂在上头,仔细一对比,上下两个莲台,除了材质不同之外,其它地方完全一样。

因为这洞中有深水,大家过来的时候只能用竹竿撑着水面一点点过来,正当大家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那一上一下两座莲台上的时候,撑船的人突然发现,手里的竹竿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他以为,水底下有水草一类的东西,就用力甩了几下,可,水下的东西缠着竹竿,很难甩下去,这人就骂骂咧咧地把竹竿从水里抽出来。

当蹲在木筏上提着灯笼的一个伙计向水里照过去的时候,众人齐声惊叫,原来,那竹竿的尽头挂着的,是一个只有半个身子的尸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