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官军突然转向,各部流寇终于缓过气来,缓过气的流寇稍作休息,便重新拾起老本行,开始不断地袭扰地方,多座城池接连被他们攻陷,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到处都是流寇在肆虐。
与此同时,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三部在凤阳休整了数日之后,开始南下,经定远县直驱庐州府(合肥),然后绕过巢湖,直扑安庆。
眼见流寇一旦攻下安庆,则无论是往东到浙江还是往南到江西从此便再无阻碍,官军所部大惊,纷纷抄近路前往驰援。
就在这时,高迎祥和李自成两人率部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沿着大别山山麓西向,然后忽而向北,重新进入河南境内。在汇合曹操罗汝才,过天星等部之后,复入陕西。
实际上,高迎祥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分头行动既是既定战略,同时还有私人恩怨。
起因就是占领了凤阳的皇陵宫殿之后分赃不均。
凤阳虽然不是正式都城,但是里面的好东西还是不少的,尤其这里是皇陵,皇帝要祭祀自己的祖宗,这里安排了很多用于祭祖礼仪用的乐手(宫廷乐队),宦官以及宫女。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这几年虽说见过不少世面,但是骨子里那股土鳖之气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掉的。见了皇家的排场,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当即开始争抢这些乐手、宦官和宫女。
要说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官军马上就要追上来了,但是本着阎王爷操小鬼,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的想法,看了这些人哪管那些?先享受一把再说。
当然,高迎祥是老大,肯定要占大头,李自成和张献忠对此自然没有二话,但是剩下的如何分配两人却产生了争议。
张献忠认为凤阳是他带兵打下来的,应该多分,李自成认为大家是一起行动,战利品应该二一添作五。
矛盾就此产生。
好在有高迎祥这个老大镇场子,另外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也知道眼前的局势不是太好,因此虽有矛盾,但是终究没敢分兵,直到进攻安庆的时候,两人再起矛盾。
其时,官军各部已经全部动了起来,中原腹地一片空虚,李自成认为应该重回河南然后返回陕西,而张献忠认为应该破开安庆,直驱江淮。
这两个建议各有各的好处,两人都是坚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无奈之下,三人最后决定分兵,高迎祥和李自成返回河南,张献忠则继续向安庆方向攻击前进。
由于曹文诏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举动,这三个人居然忘记了曹文诏一直在他们身后吊着。
高迎祥和李自成直到掉头的时候,跟曹文诏的部队打了个擦身,才想起身后竟然还有这么个大敌。
好在曹文诏并未理会这二人,待高迎祥和李自成离去,随即下命部队加快速度向安庆方向的张献忠追去。
吓了一身冷汗的高迎祥和李自成不敢多做停留,督促着部下撒丫子往河南跑去。
安庆位于长江中下游,乃是南京的门户,也是通往江西的咽喉要道。
张献忠攻打这里自不是想顺江而下,占领南京,以他的兵力攻打南京无异于找死。
张献忠攻打安庆的目的乃是溯江而上,进入江西。
如果张献忠是由南而北攻打安庆的话,由于有长江天险,张献忠手里无船,便是天大的本事也打不下安庆。不过安庆城建于长江的北岸,张献忠自北而攻,就不需要准备船只了。
张献忠部兵强马壮,以当时安庆的防御力想抵挡住张献忠确实有些为难,但是安庆也并非一点还手之力也无,尤其安庆军民得知张献忠所部在凤阳等地的暴行之后,更是万众一心,依靠城墙之利,跟张献忠部殊死搏战,打了一天一夜,城池愣是没丢。
不过打到这时,安庆的守城物资基本消耗一空,眼见第二天是万万守不住了,就在安庆军民开始绝望的时候,曹文诏来了。
曹文诏来的这么慢主要的原因是地形。
庐州府(合肥)以南便是大别山山麓,这里地形极不适合骑兵行进。
但是由于安庆军民把张献忠在城下拖了一天,曹文诏终于率兵赶到。
到了安庆城下,曹文诏不顾士兵疲惫,当即下令将张献忠部包围。
张献忠的运气实在不好,曹文诏所部只有五千人,而他有两万余人,正常来说,五千人是不可能包围两万人的,但是这次安庆的地形又帮了曹文诏一个忙。
安庆以南便是长江,再加上安庆挡在张献忠部的前面,曹文诏只需将部队摆在北面,张献忠便无路可逃。
结束了。
张献忠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造反生涯。
不光是张献忠,包括他的部下在内,一个也没跑掉。
在战前,曹文诏布了一条军令,一条绝杀令:张献忠和他手下的士兵,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曹文诏是不是一个嗜杀之人?
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