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农家幸福记事 > 番外:二十年后(2)

番外:二十年后(2)

是知勤和知善携家带口的回来了。

春阳看到这姐妹俩很是惊喜,拉着知勤知善的手问道:“你们怎么一块儿回来了?上哪儿整的车?我还说让知恩去火车站接你们呢。”

知勤知善都在都读的大学,还一起读了研究生,毕业之后又都留在京都工作。这么些年,这俩小姐妹似乎就没分开过。

知勤的丈夫是知善的同事,知善的丈夫是知勤大学本科时候的同学,俩人跟拧麻花似的,这辈子是拧不开了。

她们两人各有一个孩子,巧的很,都是女儿,还是同年生的,自小就玩在一块儿。

知恩把两个妹夫和两个孩子迎进屋里暖和,春阳就和知勤知善坐在外屋地的小马扎上聊天说话。

知善告诉春阳他们的车是在滨江租的,也不多贵,最主要是方便,以后他们回来就不用麻烦知恩特意去接他们了。

春阳挺不服老的,智能手机玩儿的很溜,小年轻爱刷的小视频她没事儿也刷一刷,微博、B站啥的她也玩儿,奈何一直生活在乡下,接触的新事物有限,很多外头年轻人习以为常的事儿在她这里还挺陌生呢。

就比如这个租车。

春阳感慨道:“不服老是不行了!年纪越大啊,走的就越慢,已经追不上国家展的速度了。”

知恩出来烧水泡茶正好听到这一句,笑着接道:“早就追不上了!你啊,也别想着追了,消消停停的干到退休,咱俩也整个房车出去旅游。”

说到退休,春阳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怎么了嫂子,工作不顺?”知勤关切的问道。

春阳摇头,解释道:“头两年我还以为能在大河中学干到退休呢,现在看来啊,我得在镇上的中学退休了。”

为啥这样说呢?

自打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河乡各村屯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少,学校的学生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从零几年开始,又有不少条件好的人家将家中独苗送到云河的中学读书,这样一来大河中学的学生就更少了。

今年九月,大河中学的初一年级只有不到二十个学生!

上面考虑到大河中学的具体情况,准备将大河中学并入松来镇第二中学。

说是考虑,其实一些事情已经在准备中,估摸着明年后年就能实施。

并校对学生来说是好事,毕竟松来二中的硬件条件是大河中学没办法比的,再加上两所学校都十分过硬的教师队伍,强强联合,学生受益更多。

春阳就是舍不得大河中学。

她在大河中学干了二十多年,把原先每年中考就能有一两个考上高中的学校带成一年有二三十人甚至更多的学生能考上高中的模样,付出实在太多。

“嫂子,要我说你也别难受,甭管在哪不都是教书么,甭管是大河还是松来,只要能把学生教出去就行。”知勤劝道。

知勤说的没错,在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学生教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