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得好,文章更好!”
郑家大夫人击掌,满眼称赞的看向唐元贞,“阿唐,这是你写的?”
唐元贞忙摆手,“我哪里有这样的本事?这篇文章乃家父生前所创,只可惜遭遇兵祸,尚未写完就——”
唐元贞眼中浮现水雾,略带哽咽的说:“我有了三个儿女,方知道父母恩深,正巧要给猫儿启蒙,便想起了父亲的这篇未完成的文章,斗胆尝试续写。幸好父亲虽为写完,却已经将史料、素材等整理完毕,我照着父亲的手稿,勉强将这篇文章写完。”
郑家、李家和顾家的几位夫人都暗暗点头。
这才对嘛,这篇名为《三字经》的蒙学,听着简单,内容却极为丰富。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历史非常多。
没有几十年的学问功底,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来。
唐元贞虽家学渊源,但到底年轻啊。
唐太府就不同了,那位可是前朝有名的大儒啊,宏文巨著都写的,更不用说这种蒙学了。
“原来是唐太府的遗作啊~~”李家二娘故意拖长尾音,瞥了眼摇摇欲坠的王怀淑,冷笑道:“不知某人哪来那么大的胆子,连唐太府的文章都敢‘借用’,哼,还有脸说自己写的,我呸,真真没有自知之明!”
郑家两位小娘子没有说话,但眼中的不屑却十分明显。
还有李家和大长公主家的小娘子们,纷纷离王怀淑远远的,仿佛她得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传染病一般。
王怀淑哪里还能待下去,用帕子捂住脸,踉跄着跑出了正堂。
念完了《三字经》,唐宓用她的实际表现证实了她“神童”之名是名不虚传。
众人惊讶过后,便是无尽的赞誉。
什么不愧是唐氏后人啊,什么家学渊源啊,什么有福气啊……反正是什么好听说什么。
有了唐家这块招牌,唐宓是神童的事实,众人也更容易的接受了。没办法,谁让人家基因好咧!
接下来便是抓周。
赵氏看了看案几上的沙漏,估算着时间,正准备宣布“抓周开始”,外头却跑来一个小丫鬟——
“回禀大夫人,宫、宫里来人了!”
赵氏一怔,旋即笑着迎了出来。
堂客们也都愣了下,与亲近的人交换了个眼色:啧,传闻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圣人对赵氏这个乳母果然不一般,连赵氏孙女抓周这种小事,圣人都还记得。
来人是太极宫的内侍赵福,走在他前面的是个十一二岁的小郎君。
赵氏看到那小郎君很是惊喜,“哎呀,十八郎怎么来了?”
被唤做十八郎的小郎君腰身挺直、面容沉静,那冷峻的模样,根本不像个孩童。
他在赵氏跟前站定,躬身行礼,“十八郎见过阿婆。”
赵氏赶忙扶住十八郎的双手,上下打量着他,眼中的慈爱遮都遮不住,“几个月不见,十八郎又长高了!这些日子还好吗?”
十八郎对上赵氏,冷峻的面容难得的柔和几分,“我很好。阿婆,您呢?诸事顺心否?”
“顺心,我事事都顺心。对了,你今天怎么出宫了?可是圣人有何旨意?”
惊喜过后,赵氏方想起堂屋里还有一群贵客,忙把话题拉回来。
十八郎点点头,“舅舅听说阿婆的孙女抓周,特意让我带了些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