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定在了来年的四月。到那个时候,夏半山去世正好有三年,萧氏为亡夫守孝三年再改嫁,说出去无损名节。
萧氏是寡妇再嫁,杜衡生性不喜热闹,两人有志一同的决定成亲的时候一切从简。
依着萧氏的心思,连客人都不用请了。只在府中摆几桌喜宴,自家人坐在一起喝顿喜酒也就罢了。
夏云锦听了萧氏这番打算,忍不住笑了起来:“娘,你想的也太简单了。这事一旦传出去,不知有多少人要抢着来喝喜酒呢!”
夏家有太子府和安国侯府撑腰,压的周王两家喘不过气来,又和兵部签订了长期提供战马的合约。如今已经是京城最出名的商户,一举一动都会惹来众人的密切关注。萧氏身为夏家的当家主母,改嫁一事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别人。只要是有心和夏家交好的,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再说杜衡吧,他如今深受皇上器重,又执掌着太医院。上赶着想巴结讨好的人绝不在少数。若是那些人知道他要成亲了,焉能不登门道贺?
再有冲着她和萧晋两人来的宾客,这么加加减减的一算,客人绝不会少到哪儿去。
萧氏听了这些,半晌都没说话。
“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夏云锦看出萧氏心里的担忧和不自在,忙笑着安慰道:“你为爹守孝三年才改嫁,没人会在背地里说三道四。再说了,连我和大嫂都没反对的事,别人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你尽管放宽心等着出嫁就是了。别的事情有我呢!”
夏云锦这么一说,萧氏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似的,羞涩的嗯了一声。
夏云锦咳嗽一声笑道:“其实,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和你商议,是和大嫂有关。”
萧氏一怔:“你大嫂怎么了?”
“事情是这样的......”夏云锦低声将武濬对周蓉有意一事说了出来:“郡王对大嫂一见钟情,托我从中牵线搭桥。大哥走了也快三年了,大嫂以冥婚的礼节嫁到我们夏家来,也算对大哥有情有义。可她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一直这么守下去。如今有这么好的人选,还是早日改嫁的好。”
萧氏乍然听到此事,十分震惊。再细细的思忖片刻,也觉得夏云锦的话极有道理:“你说的对,蓉娘今年才十八岁,正是女子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不应该就这么守寡。既然郡王对她有意,你不妨从中多撮合。”
夏云锦笑道:“既然娘也赞成此事,那我就放心了。对了,你在大嫂面前先不要说破此事。她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要是让她知道了郡王的心意,只怕连见都不肯再见他。”
还是用那招“日久生情”最为稳妥。“开门见山”绝不适合用在周蓉的身上。
萧氏含笑应了。
......
周蓉一开始确实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劲来。
夏云锦邀她去侯府,她便高高兴兴的去。可奇怪的是,为什么每次都会“巧遇”那个郡王武濬?
武濬和萧晋情同兄弟,出入侯府是常事,巧遇也是难免。可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次次都遇到就太夸张了吧!而且,武濬总是找机会和她说话。她出于礼貌只能应付几句。武濬最擅长的就是得寸进尺,竟开始直呼她的闺名。
周蓉就算再粗枝大叶,也渐渐留意到武濬目光中异样的热度了。
这种事情不便挑明直说,周蓉应对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夏云锦再邀她过府的时候,就推说身子不适。
然后,夏云锦萧晋夫妻两个就回来“探病”。
他们两个回来也就算了,那个武濬也跟着一起来算怎么回事?更诡异的是,萧氏竟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热情的留了武濬一起吃午饭。
武濬顺理成章的吃了午饭,东拉西扯磨蹭了许久才依依不舍的随着夏云锦萧晋走了,临走前,还用灼热的目光深深的看了周蓉一眼。
周蓉思来想去,终于按捺不住了。第二天便去了侯府,郑重的问夏云锦:“三妹,我有件重要的事情问你。”
夏云锦早有心理准备,笑眯眯的说道:“你是要问郡王的事情吧!”说起来,周蓉也确实够迟钝了。这都见了不下七八回了,才反应过来。
周蓉压根没料到夏云锦会是这样的反应,反而楞住了:“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夏云锦面不改色的应道:“因为郡王之前曾经央求我为你们两个牵线搭桥,这么多次见面都是我刻意安排的。”
周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