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后宫如懿传(全六册) > 第三十章 猫刑

第三十章 猫刑

如懿越听越是心惊,不禁矍然变色道:“桃仁、红花和牛膝都是堕胎的猛药,怎么可以用在催产的方子里!”

赵太医忙道:“娴妃娘娘有所不知,催产的药本就该有活血化瘀之效。桃仁、红花和牛膝都是堕胎的猛药,也是催产的好药。微臣身为太医,这些是断不会弄错的。”

如懿心中不定,回顾四望,却不见江与彬在,忙唤道:“绿痕,江太医呢?”

还是赵太医道:“今日并非江太医当值,深夜宫门下了钥,再唤江太医进来也不妥当。”

如懿当即知道无望,只得道:“本宫不懂药理,这话你们去回皇上,问问皇上的意思。”

赵太医出去片刻,即刻回来道:“皇上说了,母子都要平安,斟酌着用催产药就是。”

如懿听得“斟酌”二字,便也稍稍放心:“那你们小心剂量,以贵人玉体为重。”

赵太医即刻答应了,吩咐宫女去端了药来,给海兰灌下。催产药加着参汤的效力,海兰渐渐清醒,也有了力气,只是身上的疼痛发作得越加厉害,止不住地惨叫起来。接生嬷嬷们看着几碗催产药灌下,起初也是担忧,但看海兰的胎动渐渐发作,也少不得忙碌起来。

殿中乱作了一团,海兰死死抓着如懿的手腕,几乎失尽了力气,轻声唤道:“姐姐,你还在?”

如懿泪流满面:“我一直都在,你安心生孩子就是。”

海兰再说不出话,拼了命地用起力气来,几乎要将如懿的手腕捏碎了。如懿忍着剧痛,伏在床边不停地替海兰擦着浆出的汗水,熬度着漫长而难耐的时间。

良久,也不知过了多久,在凄厉的嘶声过后,终于听得一声响亮的儿啼,却是皇帝的声音先在外头响起来,喜不自胜道:“朕的孩子里,就属这个孩子哭声最洪亮了。”

海兰听着儿啼,露出了一个极为疲倦的笑容,呻吟着说了声“疼”,便虚脱了昏睡过去。如懿惊喜交加,看着一个带着血丝的孩子被接生嬷嬷从锦被底下抱出,却是个极健康周正的男婴,忍不住欢喜得落下泪来,忙嘱咐乳母抱去清洗沐浴。如懿看过了孩子,正欲命人给海兰炖补药物,忽然发觉方才嬷嬷掀起锦被时,底下的鲜血似乎多得不可思议。她心下一沉,立刻再度掀起被褥,果然见猩红一片浸透了被褥,让人不忍卒睹。

一颗心直直地坠下去,如懿立刻拉过一个接生嬷嬷道:“海贵人是睡着了,但似乎不大好。你仔细看看,怎么会那么多血?”

那嬷嬷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几乎是吓得魂飞魄散:“娴妃娘娘,大事不好了。贵人服了催产药用力过度,孩子虽然生下了,可孩子太大,贵人的下身,下身都……”

如懿看着她惊慌失措的神色,自己虽未生过孩子,却也知道是大不好了。她忙按住心神,问道:“海贵人究竟怎么了?”

那嬷嬷慌得瑟瑟发抖:“贵人的下身,撕裂了!”

如懿一惊之下,只觉得全身酸软,几乎站立不住。她一把抓住嬷嬷的衣襟,厉声道:“赶紧想法子!快!”

嬷嬷急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又是慌又是怕:“娴妃娘娘,事到如今,只能先撒上止血的白药,然后,然后由咱们几个嬷嬷仔细缝合起来。只是这个活计太难,又难免损伤贵人玉体。即便缝合之后,终究还是不能和从前比了。还请娘娘不要责怪!”

如懿只觉得一颗心涌在喉头突突乱跳,几乎要跳出嗓子眼来。她看着人事不知的海兰,极力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现在还论这个做什么,赶紧先治海贵人要紧。”

接生嬷嬷忙不迭地张罗起来。如懿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自己也觉得气短胸闷,才恍觉手腕上疼痛不已,仔细一瞧,才发觉是被海兰用力之下,捏得紫胀发青了。叶心忙道:“娘娘稍候,奴婢去拿点消肿的药来给娘娘擦上。”

如懿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忙道:“本宫这点淤伤不要紧。你去看看皇子沐浴完了么?如果好了就抱来给本宫,本宫去给皇上瞧瞧。你好生看着接生嬷嬷替你们小主缝治,不许再有半点差错了。”

正说着,嬷嬷已经抱了包裹好的孩子出来。如懿忙抱了出去,外头的宫人们一早上赶着喜气洋洋地向皇帝道贺道:“皇上万福,皇上万喜,海贵人一切平安顺遂,生下了一个小阿哥呢。”

皇帝果然高兴,连连吩咐了赏赐延禧宫上下,又抱过了如懿怀中的孩子细看。海兰的孩子比寻常的婴孩大了一圈,一张小脸天圆地方,光滑饱满,十分精神。皇帝欢喜得不得了,抱在怀中爱不释手:“朕的皇子里面,就属五阿哥一出生就长相端方,天庭饱满,连哭声都那么洪亮,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如懿忙笑道:“皇上既觉得五阿哥有福,那就请皇上给五阿哥赐个名字吧。”

皇帝沉吟片刻,朗声道:“《穆天子传》中说,璂琪,玉属也。琪有珍异之意,朕的五阿哥,便叫永琪吧。”皇帝略想了想:“海兰给朕生了这么个好儿子,李玉,传朕的旨意,晋封海贵人为嫔位,为延禧宫主位,封号为……”他朗然一笑:“朕心愉悦,便赐封号为愉,愉嫔如何?”

如懿脸上泛着笑,眼中一酸,忍不住别过脸去:“只可惜愉嫔不能与皇上同愉共悦了。”

皇帝一怔之下,也有些着急:“海兰是不是有什么不好?那么多太医和嬷嬷在,真是无用!”

如懿神色楚楚,屈膝道:“皇上,愉嫔为了给皇上生下五阿哥,被太医灌服了太多催产药,以致下身撕裂,出血不止。怕是好了,以后也会留下不足。”她仰起脸,目视着皇帝:“臣妾恳请皇上,以后不管愉嫔妹妹容颜衰老或是身体老倦,但求皇上不要厌弃她,只记得她是如何拼命为皇上绵延子嗣的。”

皇帝怜惜地看着她,将孩子交到李玉手中,双手扶起她道:“你放心。朕自然不会。”

如懿就着皇帝的双手起身,隐隐有泪光盈然:“皇上,臣妾还有一事相求。愉嫔爱子情切,若是可以,还请皇上将孩子留在愉嫔身边,不要送去阿哥所养育了。”

皇帝思忖着道:“愉嫔出身珂里叶特氏,乃是小族,不比嘉嫔母族高贵。这个……”他见如懿满脸期盼,几欲落泪,也不忍拒绝:“那么朕答应你,即便永琪不留在愉嫔身边抚养,朕也会交给你,好让愉嫔时时相见。如何?”

这,也算是最好的打算了吧。如懿忙忙谢过,替皇帝紧了紧身上的海貂龙大氅,温然道:“夜寒如冰,皇上已经得了好消息,赶紧回宫补一补眠吧。臣妾便留在这里照顾愉嫔了。”

皇帝微微颔首,吩咐道:“李玉,今晚伺候愉嫔的太医无能,尽数逐出宫去,永不复用。”

李玉正要答应,却听外头的小太监进忠跑进来,白着脸道:“皇上,不好了,不好了!”进忠跑得急,脚下一绊,几乎是滚到了皇帝跟前,张口结舌道:“皇上,慎嫔在冷宫上吊,按着皇上的意思,按嫔位的丧礼置办,对外只说病死了。可是方才在火场焚烧慎嫔尸首和棺椁,谁知道那烧出来的火是、是、是蓝色的,不是红色的!”

皇帝乍然听了此言,不免吃了一惊,旋即喝道:“怪力乱神!人都死了,怎么可能烧出蓝色的火来?一定是你们胆小,以讹传讹!”

进忠吓得舌头都打磕绊了:“奴才不敢撒谎,奴才不敢。皇上,火场上的人亲眼见了,都说慎嫔含冤而死,死后发威了!”他说着,忍不住拿眼觑着如懿。

李玉眼尖,伸手左右两个耳光下去,骂道:“用你的贼眼珠子乱瞟哪里?不要命了么!”

夜风吹过光秃的枝丫有霍然的冷声,檐下昏黄的宫灯摇出碎金似的斑驳光影,恍若冷而沉的惶然一梦。

如懿神色如常,仿佛毫不放在心上,牵住皇帝的手沉定道:“自作孽,不可活!总不是臣妾与皇上让阿箬含冤而死。再说阿箬活着也就这点伎俩,死了还能翻出天来么!臣妾一定命人细查,看谁乱做手脚在后宫兴风作浪!”

[1]选自《国风·周南·麟之趾》,全文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这是一首赞美诸侯公子的诗。

[2]出自乾隆御诗《七律读项羽纪》。

[3]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代赠二首》。第一首全诗为:楼山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4]四执库:四执库位于紫禁城东六宫和玄穹宝殿之后的乾东五所,专门存放皇帝的各类服饰等物。皇帝的冠袍带履,由隶属内务府的四执库管理。

[5]包衣:中国历史上满族社会的最下等阶级。包衣为满族语,即包衣阿哈的简称,又作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为满族上层统治阶级贵族所占有,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及繁重的生产劳动,没有人身自由。来源主要是战争俘虏、罪犯、负债破产者以及包衣自己所生的子女等。到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包衣有因战功等而置身于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然保留其奴才身份。

[6]出自南朝梁朝沈约的《丽人赋》。沈约,南北朝时期,在宋、齐、梁三朝为官,乃一代文坛领袖。《丽人赋》之丽人乃南北朝艺伎的典型形象。

[7]上三旗:清代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三个旗。满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称为“上三旗”。入关后顺治皇帝凭借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力量,掌握正白旗,拨出正蓝旗,上三旗调整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下五旗调整为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

[8]相传出自汉朝苏武的《留别妻》。全诗为: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9]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全诗为: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10]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全诗为: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11]出自《论语》,原文为:“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整句话的大意为:“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呢?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12]《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该剧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虽以爱情为题材,却别具一格。

[13]出自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墙头马上》即是根据此诗改编而成。

[14]出自宋代女词人孙道绚的《少年游》。全词为:“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正雨后、梨花幽艳白。悔匆匆、过了寒食。归家渐春暮,探酴醾消息。”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少聪明,颖异绝人。

[15]选自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