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我的后台是地府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至孝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至孝

只听噗通一声,礼部尚书跪了下来,他孤零零的伏在地上,他用苍老疲倦的声音说道:“陛下,兽潮过后,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城市,尸体腐烂后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还造成了一场不小的瘟疫。重建城市,治疗瘟疫,国库左支右绌已然空虚……”

皇帝的表情再次垮了下来。

礼部尚书自知结局,颤颤巍巍地将头上乌纱摘了下来,平静地道:“陛下。老臣无能,自国库空虚起,各处能想尽办法的地方都已想了,能挪用筹措的办法,也已经都用了。实在是……无法筹措再多钱粮。老臣耽误国事,请陛下许臣乞骸骨,归乡里。”

皇帝怒了:“国事当头,你就是如此尽忠职守的吗?来人,革了这厮的户部尚书之职,拖出去斩了!”

见皇帝如此愤怒几乎失去理智,将一个并无罪过的耿介之臣革职处斩,群臣都惶然起来。

“陛下小心龙体!”

“陛下稍安勿躁!”

皇帝重新看向朝臣,道:“现在之局,谁能解困?”

群臣默然,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在乱说话了,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太子的身上。太子果然不负众望,向皇帝一拜,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南部边疆虽然失守,但将士们皆已尽力。山海雄关犹在,有父皇的统治,明浩国等小人又如何敢轻举妄动?先当务之急,先新开税赋之策,练新兵,调集所有兵力一鼓作气将敌人驱赶处境!”

皇上听终于有人开始商量对策,脸上多了一丝喜色。群臣听了起来,却脸色难看了。百姓们还没有从兽潮的阴影中走出来,新开税赋必定会弄得民不聊生,可当下,也只有这个办法能行得通。

官员附议道:“太子殿上一片赤诚之心,实乃至孝。”

皇帝含笑点了点头,不可否置。

颜晗煜更是趁热打铁:“儿臣每次见父皇都忧心劳累,恨不得以身代之。每每思索父皇所忧,苦的是国中无财赋,无以平内乱,无以镇边疆。忧的是少有能臣干吏,使民生安乐。所望的是民不为朝政之弊所困。臣下不为朝中污浊所扰。但每每念及此处,便发现我身为人子,所谓太子,却无一可以帮衬父亲。如今敌国来犯,孩儿心疼父皇辛苦,望父皇派儿臣出战,给父皇解忧。”

有些大臣不畏生死,一心记挂百姓:“太子,您竟是要新开税赋,百姓何辜……”

“此事是否还要再详细商讨一番?”

几个大臣没想到这些话一出,便引得其他大部分官员的不快。这部分官员寻思着,陛下的脸色才刚刚阴转晴,这些人怎么又火上浇油呢!

被当面否定,颜晗煜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难堪不已,但他很快又反击道:“若是不添新赋,到时候敌国攻城,中原尽陷,京师城墙之上无一人坚守;不过多时敌兵打进关内;屠城不计数,那时候百姓难道会过得比现在好吗?”

殿上再无一人敢在反对颜晗煜,他朝皇帝噗通便是一跪:“父皇!如今这种情况,儿臣身为灵康国皇室,怎能再安居深宫?这浩大的灵康之国,战卒可降,武将可降,文臣可降,就连世受皇恩的勋贵也可降,连天家家奴的太监也可降。但儿臣为大明皇室,国之储君,再退一步便是黄泉之路了啊!为了父皇的江山,为了整个皇室的安危,儿臣愿意站出来,誓死抵挡敌军!”

想到事态严重,皇帝也不由的站战,他长长一口浊气呼出来,用已然沙哑的声音道:“就按太子的想法去做吧。先让边疆的诸位将军们想办法阻拦敌军,即日起太子率援军赶去救助,兵部议定调兵练兵之策,户部先议筹饷之法。诸位爱卿回去歇息吧!”

皇帝挥退群臣,朝后殿走去,脚步微微有些漂浮。太子急忙上前搀扶,皇帝靠着太子,心中百感交集,他内心中开始恐惧,他已经老了,很多事情都无法估计,所以他说道:“晗煜,你是朕费尽心血培养的太子啊!朕的江山就扛在你一人的肩上了……日后这皇位必然是你一个人的,你一定要保住我国的每一寸疆土!”

颜晗煜默然前行,一言不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