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酒壶七寸长,里面装着黍米汤,先祭天后祭地,保佑建房顺利起,祭壬口年年有,祭壬腰年年高。”
唱完之后,剩下的酒要撒到大梁上。
“先拔酒再拔斗”。(注:斗是用红布包着的竹篾编的篓子。)
斗里面盛着的是糕饽饽跟糖块红枣跟栗子。(注:糕饽饽跟糖块的数量是当家人的年龄或者年龄的倍数。)
每个斗里最上头则是放着给木匠跟瓦匠的红包,许清欢问了柱子娘,里面各包了一钱银子。拔斗的过程中也会唱喜歌:
“摇三摇晃三晃,枣和栗子浮在上,一把饽饽一把枣,哄的小孩满街跑。”
唱完喜歌之后,就是扔饽饽了,在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乡下,这抢饽饽可是非常受小孩子欢迎的。甭管是不是本村的,也甭管是不是来随礼的人家的,只要是知道了,都愿意来凑热闹,当然,本村的小孩儿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出难得的团结,尽量不让外来人员抢走属于他们的饽饽。
扔完饽饽之后,这上梁仪式才算是正式结束。
接下来的就是来随礼的人上席了,乡下人都质朴,基本上一家来一个,有那来的多的,也都自觉的多拿一份礼。许清欢自己收礼,用炭笔在石板上一笔一笔的记着,方便以后还礼。众人见许清欢识字会写字,打心里高看了她一眼,家里有适龄闺女的都叮嘱让她们以后跟许清欢多走动走动,要是能跟着识字是更好不过的。乡下人一直认为,女子识字,将来到夫家也会被高看一眼的。
十多桌酒席,在里正的调停下坐的很规矩。
多数是交好的人家坐一起的,相互之间说笑着,等着开席。
菜一道一道的往桌上端,议论声也一波高过一波,多是夸赞这酒席的,说闵亦辰两口子实在,结结实实的整的都是肉菜,大约要花费不少银子一类的。许清欢听了这些话,才放下心来,她还一直担心素菜不够会被挑理。
结果乡下人看重的是肉菜,毕竟平日里家家户户都不怎么舍得吃肉菜,猛地来一桌子肉菜,他们除了欢喜还是欢喜。
有些媳妇,就捡着素菜吃上几口,把属于自己的那份肉菜都装了起来,准备带回去给家里的老人孩子,一是肉菜平日里不舍得吃,二是厨子做的菜舍得放调料,味道很不错。
因为下晌还要干活,所以大伙儿吃的都很快,生怕耽误了下晌的活计,也因为要干活,所以坐席的汉子们都没有吃酒,闵亦辰跟许清欢商议,今儿晚上再摆两桌,让干活的这些痛快的喝一场。
吃饱了之后,许清欢又给来的人家一家装了一碗炸丸子,惹得那些媳妇很是不好意思,一般主家都是给交好的人家装点儿东西回去吃,很少有这种人人都有的,当下这些人心里都赞这小两口大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以后的日子,两人有什么事儿需要帮忙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十分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