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从正阳门下开始 > 31.生意(1)

31.生意(1)

1980年初,当徐静诚看到报纸上主要版面报道第一个民营企业营业执照出现之后,徐静诚知道他等待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于是正在上初一的徐静诚请了假,将自己早就盯上的十个铺面给租了下来。

房东不知道租铺面的人为什么会是一个半大小子,但是当她听到徐静诚说是自己提替自己父亲租的时候,房东也就没再说什么了。毕竟对方一脸诚实可信的样子,再加上徐静诚拿出了自己的学生证,以及崭新的钞票之后,房东就不在怀疑了。

租下铺面后,徐静诚找到了牛爷,让他介绍了个熟悉的木工泥瓦匠给自己。说下自己的装修要求后,就开始满燕京城的转了起来。这一转就是一两个礼拜的时间,要不是学校给家里面打电话问情况的话,徐静诚还真就忘了上学的事情了。

不过徐慧真不问还好,徐慧真一问,徐静诚还真就想到了需要徐慧真帮忙了。

帮的忙不是要钱,而是希望蔡全无帮自己注册个公司,逼近徐静诚年龄不达标,没办法做这个事情。而公司是徐静诚生意这一环中最重要的一步。

公司注册好了后。徐静诚又接着转了起来。他在找自己满意的产品,可是找了一圈跳来跳去的确没有几样东西,于是他又生出了一个念头,没有的话就自己做。

就这样,他以自己公司的名义联系了很多厂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生产货物。于此同时他还找到了自己的大姐,二姐,以及现在和自己大姐闹得分分合合的候魁帮忙,请他们找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在闲暇的时间按照徐静诚的要求编试卷。主要针对的是语文,以及数理化。而每一道题目徐静诚给一到三分钱。小学一分,初中两分,高中三分。一次性上缴一百道题徐静诚则给多给对方50%的润笔费。

就这样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徐静诚就收到了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七个年级,每个年级的一万道题目。题目编写好了,货物也基本上全部收到了。徐静诚这几年攒下来的四万块钱也只剩下不到五千了。

接下来徐静诚又请自己的大姐帮自己找来了二十个家庭困难人品也不错的大学生。徐静诚又对他们做了一番培训。毕竟是以勤工俭学的身份来的,所以这些大学生们还都很听话。当然现在的这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是很单纯的。

距离开业的日子就眼看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徐静诚又带着蔡全无找到了燕京报社的主任,准备在报纸上登广告。80年代初是还没有广告这个概念的。不过有赖于这76年徐静诚卖福袋的缘故,报社的主编向领导反映了徐静诚的情况之后,领导竟然同意了徐静诚的要求。不过版面不是徐静诚希望的二版,而是单独印制的一份夹页。对此徐静诚也是很满意。并且给了500块钱,作为十天的广告费用。徐静诚开心的离开了报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