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进城最好,能不跟官府打交道就不要凑上去,价值观不同,无话可说,除非一方能改变过来,现在的丁三公子正在改变中,改变他的人就是王德发,拿着雪碧可乐花生米,坐在了三公子的车中,两人面对而坐,另外2个随从一人赶车,一人坐车辕处了。
王德发问道:“三公子是读过书的人,虽只是生员(也就是秀才,其实已很了不起),也算能明道理了,可我却有一点不明,还请三公子教我。”
丁三公子受宠若惊地恭手道:“王大人言重,小生这点微末,只可教人,羞煞人也!还请王大人直说。”
王德发道:“中华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创道“公天下”,在秦汉又被改为“家天下”,到如今成为“天下之害”,今已为“今也已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因为这样,看李闯祸害,靡乱天下,关外鞑子屡闯边关,这一姓之天下还能多久?
我却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姓已优乐。这叫“天下民本,三公子,你怎么看?”
这丁三公子头冒冷汗了,这是能回答得了的,这不就是要推翻朝廷统治吗?不过这天下民为本,说的真好啊。
王德发继续补刀:“咱们说浅显一点,士农工商,士为先,商微末,商不通,则国无本,重农抑商还能走多远啊?
士绅官商不讷税,民富而国穷,这大明还能存否?
藏富于民,为何平民百姓如此贫困啊,这民为哪民?何为民?
朝庭以文驭武,武不昌而民贫弱,国家能强否?
生之初,人未有权也,天命本观谬误也,人人生而平等,没有等级、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这叫天赋人权,难道不应提倡吗?
说完,一恭手道:”三公子,我提了许多问题,本不想让你马上作答,按你的学问用孔孟之书,程朱理学来回答,肯定很轻松,可那是假大空,你细细想想,真是这样吗?停车!就此别过。”
刚下车,王德发又道:还有一事,“再过几月,李闯必过黄河攻取太原,望三公子早作打算。”
丁三公子一脸懵逼状,这是演那出。
又行2日,好玉林在手台上通知,车队进入一个叫马家湾的村子,距宁武关还有8里,问是不是扎营,张恒一看了看天色,回说扎营吧,看到村南面有一个大池塘边选平整地。
明天就要过宁武关,今晚大家早早休息,做好必要的过关准备,5人组连夜定出3个方案,1,按商队通行,如有不为,就好言劝慰。花点物资做交换。2,用丁三公子当人质,让他去通融,必要时胁迫通行。3,再不行就回转神头泉,往东找适合地方,占山为王,建设基地,等待来年宁武关被农民军打破后再说。
次日一早,早饭后又是一场闹哄哄地拔营排队起步,行进3里后,路两边的囤堡越来越密,有明军在囤堡上了望驻守,车队插遍三角小旗,表明是商队,也没看到有明军出堡拦路,乐建其成,不管不过往宁武城而去,宁武城,城墙高大,砖石砌城,望见北城门外没有护城河,总算是松了口气,要不然车队又不好过了,前面李卫部5骑已经进入城内了,张恒一马上通知5骑去南城门看看情况,大车能不能通过,一会儿李卫回报,南城门可能高度不够,大车能不能过需丈量,不过东门可过,也是一样,建议走东门。
宁武关因几次扩建修缮南城门有一个二洞,也就是城门洞外高,内矮。反而东门是南下太原的正门,就是出门洞后有一个正拐,就是90度直角转弯,有了这个正转如敌兵来攻,就不能囤兵城门口,这是建城时故意为之。
5人组听了大喜啊,一行车队顺利进入城内,正准备入东门而过,恰被城内一行官兵拦住,领首正是宁武守御千户所千户官柴复洞,周遇吉手下大将,车队已停,塞满整个街道,双方对持了起来,这千户是故意把车队引进城内才阻拦,难怪城内不见百姓人影,连街道2旁商家也没开门。
经过5人组用手台紧张商讨后,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由好玉林、朱康保护王德发带丁三公子去交涉。
丁三公子跟柴复洞还真认识,那时在三公子老父60大寿时见到过,因丁应壁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做寿,四面八方的人全来了,当然少不了3关总将周遇吉了,柴复洞作为手下大将当然也来了,可丁应壁是文官,跟军队也是个应付,就由丁三公子出面招呼,不过丁三公子眼高于顶,自己是读书人,跟这些丘八也没什么话可说,认是认得了也没什么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