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迷途在1643 > 第八十二章 抢占铜官镇

第八十二章 抢占铜官镇

公元1647年4月25日(永历元年,顺治四年),黄河李庄码头一支船队整装出发中,说是一支,其实是7支内河船队,

由张天乐、李美芝夫妻档带队,张恒一派出王林部一个连,由王林亲自带队,前后两艘500吨级炮艇护卫,7支船队全是千吨内河大船,7艘明轮动力船拖带5艘运兵船及补给,这样一共加起来是44艘船了,沿着运河南下,这一次的目的地是长江上的铜都,这是委员会除黎城外第二个驻兵布局,

船队一路南下,这么大的船,没有风帆,还跑的快,而这些船跟漕船不太一样,因为武装船,采用尖头设计,感觉上比方头船要快,也很威武。更惊讶的全船是薄铁包裹,感觉像是一艘铁船,接缝处有密密地铆钉,船两侧还有大大的字符,其实就是一个编号,吃水部分是油漆刷出的2条黑色腰线。

在这里就要说说黎城的内河船了,跟这个时代的船很不一样,先说船底,不全是平底,而是带有2个流水凹槽的,船尾也不是慢慢收拢,而是一个断面,龙骨用的是钢制的,先把龙骨用铆钉契实,从船头到船尾纵向用5公分厚的松木拼接,拼接口开有切合槽,就像拼装实木地板一样,在有上下副龙骨处打进穿孔的木契固定,内外全是这样,钢制龙骨夹在中间,整船有横向三个强钢骨,中间的横梁跟纵向的主龙骨一样强大,前后各有二个增强钢制副龙骨,全在炮位上,中间的横龙骨处就是蒸汽机场所,2个大烟筒高出船面5米,在2米处可以放倒,为了能通过运河上的桥洞。驾驶室在船的一侧,就像航母一样,四周是玻璃窗户,高出船2米多一点,中间位置就是两个大烟筒了。炮舰整船长35米、宽度为6.8米、高度为4.5米、吃水1.5米,看上去很瘦长。像把刀一样。而明轮船及拖船更大,长度为48米、船宽为7.5米、高度为5米,吃水2米。这些也是为了将来能建造更大的海船做准备的,这个时代一般大型货运木船,是用圆木拼接,船的外面有的连树皮没去掉,只有那些官船,画舫或是小的渔船才用木板拼接,而黎城的船这样还不算,炮舰船用薄钢板包裹的,刷上防锈漆后,整船闪闪发亮。当然沿途众人也看不出这船是做什么的,因为前后炮架穿着炮衣罩着。

此时黎城的旗号就像是神一样地存在,沿途不管是清军的辖地,还是南明的辖地,都不会有人跳出来阻拦,到是碰上几位打秋风的官员,你送上船几头猪羊,我回送你黎城好东西,彼此嘻嘻哈哈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排面越大,就越合法,场面大,没有人怀疑你原来是想抢铜陵的,看着旗号第一个念头就是来做生意的,只不过人家生意做的大一点而已。

当路过南京江面时,清廷还是很紧张的,定淮门水师的几只小船排排站着,眼瞪瞪地看着这个奇怪的船队逆流而上直奔江心洲,船队就在宝船渡口抛锚停了下来,一只炮船招呼着定淮门水师上的几只小船,有封信给驻守南京的安南将军达素。

信中除了客套一番后询问要不要兵器,有上好的快刀,还有更锋利的战斧,这些全是清军必备的兵器,如果安南将军不要这些,还有糖水苹果、糖水香梨,火柴、香皂、热水瓶,最后,价格好说量多优惠。

安南将军达素看完这封信,哭笑不得,大骂道:“黎城小儿,当某是孩子样哄,什么乱七八槽,让人好好盯着,别出什么乱子就好。”

其实张天乐就是要让这个安南将军达素麻痹大意,路过不停下来的话,就会怀疑我们的目的,让人一路跟踪监视,现在他在主观上知道了我们是沿路做生意的,就是让人监视,也是走走样子,所以,我们接下去在马鞍山补给燃煤后,要去安庆好好做生意,多停留一阵,再回身铜陵懒着不走。

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南京到马鞍山不远,下午时分就到达了补给点,王林一看这个地方很不错,就目前规模小了一点,安排再留下一个排守卫,扩大码头范围,据魏楚说,这个地方最好能建一个炼铁厂,因为马鞍山小村边上的南山上发现了可露天开采的几个铁矿点,加上江夏的煤矿,少了许多的运输成本,这样的话,就要尽快汇报给黎城的委员会,让黎城运来前期的采矿设备。

最后张天乐拍板道:“先把这些矿区围起来,修筑道路,新建厂房的选址,除了码头还要扩建外,多招收当地闲散人员修建水泥厂、砖瓦厂。有煤就是好啊,而水泥厂、砖瓦厂离不开煤,把带来的2套矿石破碎机,蒸汽动力机卸下来,扩大生产。船队的目的地铜陵招手了,黎城目前最稀缺的就是铜,造炮弹,造子弹,造蒸汽机、造船、造发电机、马达、线缆离不开铜,所以抢占铜陵的计划也就实施了。

船队抵达铜陵后,留下一大半船沿着内江停靠码头,把铜官码头全占了,另2个船队带着日用品去往安庆真的做买卖去了,换点银子也好回铜陵雇工,最重要是麻痹周围清军及当地官员的戒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