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就做不到这种碾压的效果。德国的制造业力量的增长速度与红俄的进步相比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对英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到联合王国的人口仅为4400万,而德国为8000万。要是算上英联邦其他国家——如排名第八的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制造业能力,德国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战前,为了加强对英联邦国家的控制,联合王国就是英联邦国家“唯一的兵工厂”,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用于军工方面的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都需要从英国本土引进。在大战爆以后,以加拿大为的其他英联邦国家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用于战时消耗。这方面是德国难以相比的,虽然它的盟国和占领区也有相当的军事工业,但这些地区的军事工业产品中,只有轻兵器、轻型装甲车辆等性能尚可。在德国迫切需要的飞机、军舰、重型火炮等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些国家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工人党上台以后,德国的军费开支简直是疯狂,太初十八年时,比同期英、美三国的总合还高出一倍!可以说,德国从3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为战争作了大量的准备。这种状态下对国民经济的展是有负面影响的。在太初十七年,按军事费用支出占可动用产品净值的百分比统计,德国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净值为16.6%,英国只有7.9%,美国仅有1.5%。也就是说,虽然德国在30年代中后期率先起跑并暂时领先,但它的后劲并不太足。毕竟德国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海外利益和外汇储备来维持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
德**备方面的问题,直接来源于西塔拉的战略,因为西塔拉从未预期同大国集团作战,他同样没有预期打一场持久战。他所预料的是短期内通过外交威胁或闪电战来实现他的有限目标。正因为这个理由,德**备生产的数量不是决定于可用的资源,而是基于这种战略估计的需要而定的低得多的水平。此外,集中生产立即使用的武器,即“广度军备”,正是适应这种闪电战略的策略。
但是,掌管德国战争动员的托马斯将军以及他在德国总参谋部的许多同事,都从未赞同过西塔拉的战略。他们要的是“深度军备”,即扎实地准备,精心地组织,谨慎地指挥的一场战争;“他们要的是能打一场对大国联合的持久战”。除了手头已有的武器以外,他们还要大量储备的装备和总体上是用来替换这些储备的重工业。虽然德国的煤、铁矿石、生铁和粗钢的生产有了相当大的增长,这些增长的大部分在三十年代已用于战争工业,从“现存”的工厂中增加煤和钢的生产并不等于深度军备。
另外,德国在重整军备的过程中军费的利用效率也有问题。太初十三年至太初十八年德国共投入军费约35亿英镑,同期法国的军费仅为11亿英镑,而且法国的军费中有约一半消耗在建设马其诺防线上面。也就是说,法国在这段时间内,虽然能够用于部队建设的军费仅有德国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取得的国防成果并不亚于(或者说只稍逊于)德国。在中国的技术援助下,德国空军当然比法国的势力强,陆军则与法国相当,但海军则不值一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法国从一战时期的逐步积累,另一方面,则说明德国的军费中有一定的泡沫成分。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商品的供需关系变化而上下波动。德国在5年时间内建设了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其军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对军品的采购价格不可能不造成影响。法国战役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其决定因素不是军备,而是德军方面的部队素质较佳、领导较好,以及盟军方面一系列致命的失误。
现在战争如中国所期望的那样打成了广泛参与的长期战争,赫斯上台之后,德国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弊端已经凸显无疑,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不间断的支援接济,不用说反攻红俄,就连能不能抗住红俄的进攻都不好说。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德国人终于不用担心了,虽然中德两国尚未能在红俄会师,但是中国占据了中东之后,印度洋也基本上成为中国的内海,一条通过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伊拉克--土耳其的欧亚大陆桥就已经贯通,德国的国防工业基础的弱点就不再那么致命,至少有了中**工的补给,前线德军的弹药量可以比之前宽松了很多,这下熬过了冬天的北极熊有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