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2014-08-18 作者: 张松灿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和经验的总结。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各个社会共同关心的根本问题。马克思说:“人类社会要生存,首先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艺术、军事等是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其中经济活动是其他各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于是,“经济”一词在不同场合便有了不同含义:①指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②指节约、精打细算,意味着生产同样的产品而消耗较少的人工、原料或资金等,或者耗费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与现代经济学常讲的“效率、效益”等词意思相近。③指经济部门或其总体,如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经济或国民经济。④指经济关系或制度,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或制度。

1.从劳动和社会再生产过程论经济

人类利用劳动工具,对自然界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使之转化为新产品,从而满足人类吃饭、穿衣、居住、出行、受教育、研究等多种需要,这是生产行为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围绕产品的最终使用,会持续进行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行为。马克思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社会再生产,这就是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家则把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产品统称为“资源”,把经济活动称为“资源配置”或“选择”过程,其中所包含的环节同样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

2.经济活动中的两重关系

自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之后,人类便以制定规范来指导人们活动的道德、礼仪、制度、法律等为标志而进入文明时代,因而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社会制度须臾不可分离。于是,人类的社会生产过程便包含了两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即生产力范畴。马克思说:“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联合国于197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我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以来,“征服自然”的内涵似乎改变了,而实质上,研究并遵循自然规律来办理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事,是马克思的本意,并不过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都是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应用内涵,可谓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力之最高境界,人类最需要发展这样的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人类通过探索、积累、改进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发现和使用更多来自自然界的原材料,最终生产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生产力过程的全部。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产关系范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因此,生产关系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是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概括了全部经济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完善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人类的经济活动便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施的。单纯强调生产力方面或生产关系变革方面,都不能使社会经济活动健康持续下去。

党的十八大发展和细化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这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的新的认识飞跃,对于指导经济活动、摆正人与物质财富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阅读资料1.1】开展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又一重大原则: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领域又一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范畴。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是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界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仅仅历时几百年,却给自然带来了巨大伤害和破坏,许多方面、许多地方已经难以修复。生态文明则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基础上所逐步形成,且正在积极推动付诸实施的文明形态,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过程中所必需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央先后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中央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2012年7月,胡锦涛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会不断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事件,也才会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兵突进”。比如,要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党中央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十八大报告表示,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经济学最初是研究家庭管理问题的,后来发展到研究全社会的经济问题。统括来看,人们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从稀缺资源的配置入手,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资源选择,以便使用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来生产人们所选择的有限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稀缺性来自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经常需要面对的永恒问题,解决稀缺性的技术造就了经济学。稀缺性与社会制度无关。实际上,对这种观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解决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不能仅仅从发展旨在克服资源有限性的技术入手,还要从改善人的需求无限性入手,即要合理地限制并引导人的需求,而非无限制地承认人的一切需求,把促进资源总量增长和引导人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开展经济活动,保持二者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因为从一定时期人类需求的发展特点来看,人类的需求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社会制度规定相适应的,绝非不讲约束条件或可能性的任意妄想,人类需求存在合理或不合理、有害或无害、社会支持或不支持等之分。我们鼓励人们有无穷的想象力,但是我们仅仅鼓励对社会和他人无害的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需求。伤害他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国家和全世界是禁止的。

【阅读资料1.2】何谓资源?

《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这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说:“其实,劳动和自然界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

可见,在经济学的视野里,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本等。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为此,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价值。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变革、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对社会制度及制度演变规律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真正的经济学,解决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微观经济学”问题,也不全是“宏观经济学”问题,而是解决如何经营一种所有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含义相同,都被看成是“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提出了剖析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范畴: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阐明了这些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产生和演变的规律性。合理的经济制度表现为不同阶层人们的利益和财产关系在某个阶段具有合理性,从而必然促进该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出现了生产的持续停滞或倒退,就可以断定现行的生产关系制度必然存在问题,就必须实行对现行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调整、革新或改革;否则,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就不能改观。马克思总结并预见出人类以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五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一个具有内在必然性的历史总趋势,社会经济生活从根本上要遵循这一规律性。单纯生产力观点或单纯生产关系观点,都是片面的。

实际上,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现象的两个层次,外表与内里、形式与实质不可分割,有机统一才是经济现象的全部。因此,经济学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支配下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及利用方式,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推动生产关系不断变革,最终实现和满足人们和社会需求的科学。

【阅读资料1.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

人类社会是大自然总体中的一个子体系,和其他自然体系一样,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影响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一般因素主要有人类的生存本能、人的能动性、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变化的规律。人类属于地球动物体系,具有动物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如适应性、反抗性、贪婪性、区域性、群体性、竞争性、习惯性、排他性等。但是人类更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即人类拥有一个会想办法的头脑和一双会做工具的手,这个特性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尽管人类跑不如狼、攀树不如豹、下水不如鱼、力不如虎,但是人类却掌握着它们的命运。人类秉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使得人类社会成为超自然的集“复杂性”“隐蔽性”“曲折性”“残酷性”于一身的统一体,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运动的特殊轨迹: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形态、部落酋长国社会形态、分封领主制社会形态、地主中央集权制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初级形态。不同社会形态的顺次更替,是人类本性和人类社会生产力互相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中集体劳动和私有产品的出现,出现了领导者、管理者和被领导者、被管理者、劳动者等;伴随国家的出现,又出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被领导者、被管理者、被统治阶级永远是处于生产第一、二线的劳动人民。国家,永远都是“物质生产管理阶级”的国家。因此,国家可以被叫作部落酋长国家、分封领主阶级国家、地主阶级国家、资产阶级国家。谁占据了“社会支配地位”,谁就有剥削劳动人民的权力,就必然比普通劳动人民富有。

另一方面,当一种新的物质生产工具被普遍采用,并成为主导性工具时,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生产组织,并由此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利益分配规则。人们的社会利益,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这是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总根源。利益的分配规则,不是管理阶级一方制定的,而是由管理阶级和被管理阶级双方的斗争决定的。管理阶级为了确保利益分配对自己有利,就努力提升其社会政治地位,以得到政治权力的支持来维护其物质利益。但是,新的社会利益分配规则,必然与旧的社会利益分配规则相冲突,从而损害旧的生产关系中既得利益阶级的利益。这就必然遭到旧生产关系基础上的统治阶级的拼死反抗。新的生产工具和新的生产关系,都是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利的。人民利益的总趋向就是历史发展的方向,任何反动力量都阻止不了。少数劳动人民的利益如“涓涓细流”,任人“土掩石挡”;但是,当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集中一致时,就会形成“滔天洪流”,可以冲垮任何“巨坝”和“顽山”。所以,当新的生产关系逐步发展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体系时,它就逐步使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一致起来,就必然使旧的生产体系消退,新的社会制度就必然出现。这三层因果关系(新工具→新生产关系→新社会制度),是一种不可颠倒的顺序关系。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程度如何,主要看它给生产第一、二线的劳动人民多大的自由,看它给科学技术多大的发展空间。

任何一种社会团体或者任何一种国家,当它的政策主张对多数民众有利的时候,就必然得到多数民众物质的、智力的和舆论的支持而强大起来;当它的政策主张损害多数民众的利益时,就必然遭到多数民众的反抗而衰败、死亡。

三、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经济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可以阐述经济规律,解释经济现象,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能设计出一套可行的经济政策来影响政府决策以熨平经济周期,减少失业,消灭通货膨胀,保持对外经济的均衡,促进经济增长;它可以告诉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甚至用几条简单曲线来指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均衡,进入经济学所描述的最佳状态:帕累托最优。因此,人们赞叹经济学是真正的“社会科学之王”,虔诚地信服经济学家“精心构建的像物理定律一样严密精确的经济学定律,可以像科学家控制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那样控制社会经济过程”。于是,经济学成为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的一门学问。

然而,众多社会实践现象告诉人们,上述观点太过自夸了。因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的各种经济理论,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干预主义,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他们开出的“药方”并没有使社会经济过程进入他们所说的最佳状态,反而留下种种难以根治的后遗症。因此,满心希望从经济学中学习赚钱发财之道的人们必须谨记: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决不能看得太重。经济学只是人们走向美好生活的特殊向导,它无法提供确切的保证。不学经济学,也能懂得一般经济规律,比如“物以稀为贵”“等价交换”等,但是学过经济学后会懂得更深刻,问题看得更透彻,能够用经济学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

在“资源有限,欲望无穷”的世界中,经济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工具,有助于我们将有限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配置。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生产关系制度安排,财富的生产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安排工作和休闲,如何分配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如何进行教育和养老的投资,等等。

经济学还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生观,恰当地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社会责任,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帮助别人;懂得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经济学中倡导的“合作诚信、平等待人”等价值观,对提高工作成效和开拓市场,大有益处。这是经济学原理中蕴含的必然逻辑。因为每个人只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诚信才是世界上最有用的资源。经济学让人们用功利的眼光看世界,目的是希望在互利双赢中建功立业;经济学让人们尊重金钱,目的是使人们把金钱当作获取幸福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真正懂得经济学的人,就是那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实现自己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人。总之,经济学的学习有助于人们和谐自然地融入到社会之中。据此,学习本教材要达到的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要对宏观、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政策或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学习,要学会用经济学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环境、条件、机遇、风险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