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在理解以上两种经济分析方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价值判断

《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词典》指出:“价值判断可被定义为对所认定的客观效力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判断。”这就是说,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亦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大的方面可以指一种社会制度的好坏,小的方面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好坏,是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可见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阶级性。实证分析法避开价值判断问题,在避免先入为主的错误前提下,确保所研究经济现象的客观性、科学性。而规范分析法是从既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要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事物的进步或消极意义。这是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2.两种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实证分析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定事实本身的状态,研究经济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开展分析和预测。规范分析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

3.两类方法并非绝对排斥

事实上,规范分析法要以实证分析法为基础,而实证分析法也离不开规范分析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成分越多,而高层次、宏观性的问题,则更具有规范性。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多强调从规范分析角度来分析经济问题,这与该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的推翻封建社会制度、创建资本主义制度有关系。19世纪中期之后,则逐渐强调实证分析法,而且认为只有走实证分析之路,才能使经济学成为像物理学、化学等一样的硬科学。这与该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业已确立,经济学家们肯定其制度的合理性,着力探索制度不变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的自由限度等有高度关联。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一般采用规范分析方法,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等方面,从既定的条条框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规定)中严格依据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如今,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时,我们仍然需要关心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比资本主义经济更公平、生产力更发达”等价值判断,但更应注意的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问题,“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短时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实际上,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觉悟差异性等客观事实及其内在联系等都需要实事求是地予以承认和描述。没有这种分析,就不可能拿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正确解决方案。

因此,综合中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历程,我们必须注意一个现实,即经济学教学必须开展实事求是的实证分析,这要比“规范的说教”更能够唤起学习者的热情和探索兴趣。但同时也必须注意,经济学具有社会学或意识形态属性,不可能完全摆脱价值判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经济活动,必须保证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果实要使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得到满足。这就是说,必须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很好地统一于经济学研究之中。

【阅读资料1.6】经济学的社会科学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如同物理、化学一般被“硬化”,那种首先对人的心理和经济行为进行公理性假设,再在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并提出理论模型,最后对逻辑框架模型进行教条式应用的研究方法,难以实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

首先,人们的经济行为,是主客观共同决定的,不是单一假设所能够描述或涵盖的,其中个人的主观心理,不仅会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发生不同的反应结果,还会受到其教育、社会角色、所处经济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制约,其复杂性和相对性远远超出想象,由此决定单纯化的公理性假设是不可能的。

其次,人类基于分工的经济行为,属于具有群体互动特征的社会行为,不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对这个互动过程产生制约,而且社会群体的性质也可能大不相同,也会对整个过程发生深刻影响(如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制度不同,同一民族中的个体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更多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能够克服或弥补纯定量分析中的机械性和僵化性,这不仅把社会历史等人文因素回归到经济学的分析之中,也使得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找到了一个更加有弹性和包容的分析框架,使得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最大可能地实现与研究客体性质上的相互兼容。

五、均衡分析法

1.均衡与均衡分析法

“均衡”是经济学对物理学名词的借鉴和运用。经济学的“均衡”,是指当经济体系中相互抗衡的力量处于势均力敌状态时,整个经济体进而处在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那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主体或决策者意识到重新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已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譬如,“物价稳定”是一种良好状态,它表明消费者(需求方)和厂商(供给方)双方均对交易过程满意,双方各取所需,等价交换。这时出现了“供给量=需求量”“收入=支出”“卖出价=买入价”的均衡状态,货币量和实物量都处在收支平衡状态。反之,如果厂家有“囤货惜售”“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等状,消费者有“持币待购”“罗锅上树,前(钱)缺”等状,则属于“不均衡”现象。可见,均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对立统一思想的经济分析方法。

最早把均衡分析法引入经济学的,是19世纪末期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提出了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进行分析的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等是其核心概念,为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框架,成为数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2.均衡分析法分类

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市场体系均衡的建立与变动,是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考察某个市场的均衡问题,一直扩展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均衡即“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3.非均衡分析法

与均衡分析相对的分析方法,是非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认为,经济活动的均衡状态是“特例”,而“非均衡”是常见现象。经济现象及其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数学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其主张运用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等综合因素来进行分析,即使运用数量分析,非均衡分析也不注重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运用非均衡分析法,从微观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和家庭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家的计划经济宏观非均衡模型。非均衡学派打破了长期以来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均衡观念,对传统均衡理论进行了修正与发展,建立起与现实更加接近的非均衡的宏观、微观结合的经济理论,为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短缺经济等非均衡问题提供了较为令人信服的微观分析基础。

六、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对最后增加或追加一单位自变量所引起因变量变化值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是基于经济变量存在的函数关系为前提的,是相对于平均分析而言的。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是开展边际分析的前提条件。对于平均分析来说,每一个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发生的影响是没有差异的。边际分析把每一个自变量看成不同价值效用的特殊个体,旨在促使人们从差异中看出经济变量变化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例如,某厂商生产电视机,月产量3000台,获得利润150万元,则每台的平均利润为500元;如果产量增加1台,达到301台,获得的总利润是150.08万元,则边际利润,即最后所增加的那台电视机所产生的利润是800元,最后这台电视机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具有不同一般的特殊性。这种分析思想的价值在于对管理者开展产量或销量决策有益。边际分析对于人们形成“适度”的经济观念,即凡事掌握一个“度”,不能“过”,欠时增加一点,多时减少一点,都以不超过“最佳”控制点为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