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 第四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均衡价格理论

2018-04-15 作者: 张松灿

第四节 均衡价格理论

价值规律阐明了市场价格形成的内在根本决定力量,但是市场价格的最终形成还要受到外在的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Www.Pinwenba.Com 吧从现象层面来说,市场价格往往表现为由市场供求力量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因此,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为等价交换的基础,借助市场供求力量的外在影响,市场价格最终以均衡价格形态出现在市场上。

一、需求理论

经济学理论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研究范式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意在把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简化为由逻辑推导出来的直接因果关系,以此作为判断分析的依据。而实际上,现实人类社会是十分复杂的,以下所推导的线性或非线性需求函数曲线,只能当作理想特例。供给函数及曲线,也应该这样看待。

1.需求和需求法则

简单地说,需求指的是当其他条件不变(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个人喜好、政府政策等),在各种价格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而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价格变贵时,少买一些;价格便宜时,就多买一些。消费者需要的其他日常生活消费品一般都遵循这条规律。由此经济学家归纳出需求法则: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变化呈反比关系,表现在: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的需求法则的成因,可以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角度予以解释。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途相同而种类不同的商品,它们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具有相互替代性。替代商品是指在满足消费者同一**的目的上能够相互替代的商品。尤其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的条件下,消费者很自然地增加价格不变或价格上涨相对幅度较小的那种商品的消费。如沐浴露和香皂、小麦和大米、猪肉和羊肉、供人们出行旅游的汽车和火车等都是替代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相对品的价格假如没有变化或涨价幅度小,消费者大多会增加相对品的消费量,相反亦然。这就是替代效应。

还有一类商品,单独一类商品的消费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只有几类商品相互补充才能构成消费者完整的消费。也就是说,“互补性商品”是指多种商品共同消费才能满足消费者同一种**的商品。例如,汽油和汽车、胶卷和相机、影碟机和光盘等,它们称为“互补性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其相对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减少。最典型的是汽车和汽油的消费问题。当汽油价格上涨而且幅度较大时,人们会减少开车或打消买车的愿望,即使有相当购买力的人也会望而却步。因为轿车进入家庭的主要障碍已经不是车价问题了,而是包括汽油、保险费、维修费、停车费、保养维护费、误工损失费、道路畅通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共同构成汽车消费的相关费用成本,必然减少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这是商品消费上的互补性特点。

无论是替代性商品还是互补性商品,它们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选择的同时,还能产生“收入效应”。在消费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原先因商品价格高、自身收入水平较低而买不起较贵消费品的消费者,假如贵重消费品或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了,就会使消费者产生实际购买力提高的收入效果。

可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商品可以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两大类。低档物品是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物品,与一般情况是相反的,被称为“吉芬商品”。如社会贫困人口赖以生存的口粮问题,价格升高,贫困人口会大量抢购这些商品,而不是减少商品的消费量,因为他们要维持自身最低的生活需求——生存。最早发现这类低档物品需求规律的是19世纪爱尔兰经济学家吉芬,故称吉芬商品。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是: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而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而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动,而与商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者综合到一起,就造成了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3.需求函数

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价格,还有多种影响因素。从短期来看,主要包括商品的价格(P)、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嗜好(T)、其他商品的价格(Pj,即上述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的商品价格)、人们的预期(U);从长期来看,有消费者收入(Y)、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Y′)、人口因素(N,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政府政策(G)等。由于这些影响需求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需求曲线成了真正的“曲线”,借用数学函数理论,我们将需求函数概括为

Q=f(P,T,Pj,U,Y,Y′,N,G)

二、供给理论

1.供给和供给法则

与需求对应的是供给。供给指的是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各种价格情况下,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