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见鬼档案我与鬼之间的故事 > 坞熙大学副教授:艾仕帧(32)

坞熙大学副教授:艾仕帧(3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坞熙大学副教授:艾仕帧(32)

2016-07-12 作者: 蒋凯

坞熙大学副教授:艾仕帧(32)

张死人抿了抿嘴说道:“安排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然后在那边独立发展,我们会在旁观察你,如果你真的有天眼的能力,到时我们会将你重新召回,如果依旧没有的话,那也只能让你去自生自灭了!”

“自生自灭?”这四个字对于我而言,有点太过恐怖了!不敢想象,一个刚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怎样去面对“自生自灭”的生活。或许这样的生活对于张死人而言,已然是司空见惯了,很直白的说道:“艾仕帧呀,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生活。与其在父母那边,被你那些亲朋好友、同学们瞧不起,伤自尊,还不如花个几年时间,在另一个地方打拼一下,以后还能光宗耀祖呢!”张死人一说完,就把自己的不幸史跟我说了一遍,张死人的故事让我感觉非常励志,至少我跟其比起来是非常幸福的,至少没有什么比张死人还要不幸的了,张死人都能独闯天涯,那我艾仕帧为何就要畏头畏尾呢?

“去,去,我这就去......待定就待定,真金不怕火炼,怕啥呀!”我群起激昂的说道:

现在想来,不得不说,我为我年轻时候的无畏而感到后怕。后来我才发现,当初有很多人被判了“待定”,但一听说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接受观察,除了我以外,所有被判为待定的人都选择了放弃。那个年代人的思想跟现在不一样,背井离乡不光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是不被许可的,即便是思想上,也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我之所以接受,或许跟我的年纪和经历有关,初生牛犊不怕虎,好奇心和赌气占据了上风,总感觉自己要活出个人样,不能让身边的人看不起。再加上张死人的那套励志故事一“忽悠”,当时就做了这个足以改变我一生的决定。现在想来,真是够轻率的!

张死人见我决议要接受“待定”的选择,算是挺欣慰的,跟我描述了一些有关我所要去的那个城市背景。我问他我要去哪个城市?他就是不说,最后实在是被我逼急了,就直说道:“明天你去了不就知道了?我都不清楚,来问我作甚?”我当时挺嘀咕的,你不知道是哪座城市,你就跟我来介绍那城市的背景?事后才知道:张死人之所以不愿意跟我说我所要去的那座城市名字,是因为怕我听了后打退堂鼓。事实证明:这是张死人多虑了!因为张死人安排我去的那座城市恰恰是我喜欢的地方......

坞熙,被誉为我国最为诡谲的江南水乡,从古至今,这座城市就没有跟灵异有过丝毫的中断过,特别是解放过后,坞熙更是因为灵异事件的频发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这也让周边城市叫苦不迭,昌州、肃州、魔都等城市,也都因为坞熙的存在而让其带着一丝一毫的恐怖。****期间的坞熙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算是相对比较平稳,造反派跟红卫兵也都不是那样的激进,怎么说呢?大家都清楚,你在坞熙叫嚣着无神论的论调,基本上等同于不死寻死的节奏。政治环境相对轻松,再加上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整体经济发展要领先于全国,坞熙百姓的生活条件要略好其他地区。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优势也是比较单薄的,不会像现在,贫富差异极大,一看人的出行穿着就能判断出这人的社会地位。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坞熙为何是一处灵异多发的地方,其实要了解这个并不难,只要从地理位置上就能看得出来。坞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带,在风水学上来说,属于“俯冲”之地,说实在一点,就是离阴曹地府最近的地方,且这个俯冲之地还被一个淡水湖给环抱着——大湖。大湖是我国能排进前四的淡水湖,也是坞熙人民的生命之源,但大湖却背靠大海,前冲长江,是五行中,“水”位最为玄乎的一个地方。五行中的水代表着财源,可见坞熙人民的富裕要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这是能够理解的,但五行讲究相生相克,你财气旺了,势必“木”要有缺陷,木,代表身体。江南地区人民整体跟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人民比起来,身体羸弱是可见一斑,身子弱,那也就极易招鬼引神,自然而然的,灵异事件就要多于全国。曾记得圆竹大师就直白的说过:“你身子骨强了,鬼想上身都难。”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坞熙大部分的灵异事件都是跟鬼上身有关,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从灵异角度来解释也好还是从五行风水角度解释也罢,都充分说明:坞熙这地方,能聚财但不养生!

而我,就是被分配到这座城市中来接受待定考验的。翌日的一早,张死人率先跟我告别,送我去坞熙的不是别人,正是昨天给我煮了面条的那名阿婆。我对那阿婆还是很有好感的,她在我的心目中跟上次关心我的那个护士有着同等的地位。两个人就阿婆拎了一个包,带着我来到车站,车票像是提前买好了,没有实名制,我俩就凭票乘上一辆火车,缓缓南下。那时候的火车虽慢,但干净整洁呀,断然不会像是现在的火车里(除高铁动车以外),拥挤、各种各样的泡面味、瓜果零食可以占满整个桌面。那时候乘火车的,不是出差就是探亲访友,都是短时间里完成的,断然不会像现在那样,为了打工,背井离乡,大包小包的,恨不得把家中的锅碗瓢盆都给带上。我和那阿婆两人坐面对面的位置,火车里也不拥挤,过夜的话,可以直接躺在座位上睡觉,一个车厢也就二三十号人。大家个个面部表情单一、服装款式单一,充分体现了****时期的特点。那阿婆倒是非常爽朗,从一上火车,就开始跟我聊起了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