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林子轩获得了意大利的奖,读者好奇,第二个林子轩在国内就是畅销书作家,具有不小的知名度。
再加上小说被姜闻改编成电影,各种宣传都很到位,有这个销量是正常现象。
在眼下纯图书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许三观卖血记》的热销让出版社和其他作家看到了希望,重点是如何营销。
国内的作家往往不知道怎么推销自己,都是把小说交给出版社就不管了。
出版社对于纯书籍没有太多的宣传手段,主要是依靠作家的知名度进行宣传。
像林子轩这样多方面展的不多。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是当下的一种热潮,出版社和杂志社愿意和影视公司合作,向影视公司推荐作家的作品,为作家创造收益。
以《许三观卖血记》来说,改编成电影林子轩能拿到三十万的改编费用。
其他还有电视剧和各种形式的舞台剧,运作的好,光是改编费用就超过百万。
所以,怎么推销自己的作品,是国内作家和出版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这点上,《百花》杂志做的很好,他们在八十年代就和张亿谋签订了“看权”协议,为作家和导演之间牵线搭桥。
对《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国内的评论界基本上是一片好评。
然而,对姜闻拍的电影,有人不大看好,担心姜闻拍的太过尖锐,会和当年的《活着》一样过不了审查,最终不能在国内上映。
也有人觉得姜闻会把这部片子拍的和《活着》的风格类似,在艺术性上无法超过张亿谋。
还有人对葛尤能不能突破表示怀疑,葛尤拍了三部贺岁片,别到时候观众还是看贺岁片的感觉,那样就把这部片子给毁了。
圈子里各种声音都有,葛尤的压力不小。
这些天,葛尤虽然一直宅在家里,却也会翻看报纸,和朋友交流。
他拍的时候觉得挺好,拍完后觉得还能更好,就会有这方面的担心,观众能不能接受。
葛尤拍贺岁片也有压力,但压力不大,只要把观众给逗乐就行了。
对待文艺片,他格外的认真,不想被人当成单纯的喜剧演员看待,艺术在他心目中还是相当神圣的,他有着一颗成为艺术家的心。
“尤哥,忙什么呢?听说喜欢上摄影了?”林子轩招呼道。
“瞎忙呗,就是觉得好玩儿,买了一台相机拍拍身边的景致,是那种一拍就能出照片的,方便,不用到照相馆去洗了。”葛尤回应道。
葛尤有不少爱好,不光是玩玩,他喜欢琢磨,能把爱好琢磨成专业水平。
有爱好的人生活过的有滋味,不会觉得孤独,还能缓解压力。
“冯哥正在琢磨下一部片子,可能会和好莱坞合作,还是贺岁片。”林子轩提醒道。
“前两天晓刚和我提了一嘴,他有个想法,我倒是没什么,就怕老外不适应咱们的工作方式,沟通起来麻烦。”葛尤担心道。
“没事儿,在咱们的地盘,不能太惯着他们,华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林子轩玩笑道。
两人聊了几句,电影开始放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