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震的心中,想到了英吉利舰队的威胁,法兰西舰队的威胁,德意志舰队的威胁,甚至想到了米国、倭国舰队的威胁,却从来没将大清朝舰队的威胁当一回事,但令胡震想不到的是,大清朝的舰队却来了。
原来,南洋华夏公会的大力救助下,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里,在清廷中枢机构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有超过三百万人的黄河青壮年灾民被运输到南洋,成为华夏公会很关键的工业建设劳动力。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华夏军这段时间来大败荷军、歼灭荷军两支舰队、抢占南洋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到向英吉利人贷款购买殖民地,在加上转移走三百万灾民的惊人行动,这个消息终究被各方反映到清朝中枢机构里去。
大清帝国的最高决策人慈禧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召来直隶总督李鸿章问道:“这黄河决堤的三百万灾民到了南洋,到底是什么回事?”
与多数华夏人为华夏军在南洋在南洋大败欧洲荷兰人的力量而欢欣鼓舞不同,慈禧对这却是非常忌惮的,深怕自己这少数民族的统治阶层将被这汉人复苏的强大力量给吞没了。
以李鸿章这样的人精,岂能对南洋生的事情没有知悉?他一直冷眼注视着南洋的事态展,并命令幕僚秘密收集华夏军和华夏公会的情报,听到慈禧太后问起此事,当即回禀道:
“启禀太皇太后,这南洋地界不但瘴气恶湿且虫蝇遍地、鳄蛇横行、瘟疫蔓延,民生不易,导致人口稀少,这华夏公会只是趁荷兰人不备。打了个胜仗夺了一dan土地,现在可能是想移一些灾民过去开垦罢了!”
按李鸿章的意思,是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与其让这些灾民在国内闹事,还不如让他们到国外去自谋生路去,只要不是在大清国境内出什么事情。都是灾民自己的事情,反正华夏公会从没表现出对大清朝觊觎的想法。他是打定主意不想管此事的了。
“送走些灾民,让他们不闹事,那倒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却显得我大清朝对待灾民苛刻@▽dng@▽dan@▽小@▽说,.︾.o□< s="arn:2p 0 2p 0"><srp p="/aasrp">s_;</srp></>了,免得被外人说我大清朝不善待民众了!”
“朝廷已派李鸿藻去救济灾民了,且拨款十万两白银了!当已显示出我大清朝廷对灾民的关爱之情了!”这李鸿藻虽然与李鸿章只是一字之差,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是个老对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李鸿章这样在慈禧面前说话,是摆明了不想理这等闲事了。
“这南洋究竟是什么回事?你还得派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去南洋看看,不要让我们大清朝的灾民都聚集到那里去,引来万国贻笑大方!也免得将来有什么事情生了,大清朝廷却措手不及。”原来,慈禧真正的目的是对连洋人都能打败的南洋华夏公会实力不放心。怕以后汉人都跑到那里去了,对大清朝廷形成泰山似的压力。
“着。老臣遵旨!”
李鸿章终于明白了慈禧想要干什么,但他极不情愿这样做。
因为北洋水师成军之后,被掌握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多次杯葛,水师的预算就一落千丈,别说要保证舰队舰艇武器的更新维护,就是水兵船员的薪水都不能准时放。舰队中不少战舰被用于在旅顺口至山东烟台之间搭载客商赚取一dan微薄的运输费。而水师中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经营一些烟馆、餐馆等营生。
李鸿章知道,派水师舰队去南洋巡视,水师舰艇机械损耗极大不说。那南洋炎热的天气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北洋水师来说,绝对是一件苦差事。这个时候的船只舰艇和后世的都装上空调不同,开动船只后在蒸汽机房里的温度就已经高达四五十度,再跑到南洋去,那还得了?再加上,李鸿章手上没钱给水兵们一些赏赐和给付开拔费,这必然会引起一番怨言的,导致北洋水师士气低落,万一真的碰上战争爆,那情况就更糟糕了。
但慈禧太后作为大清朝廷的最高掌权者,她下的懿旨,李鸿章必须无条件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