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1:主线并未改变,依旧是华娱但是这几年的华娱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主角展到头也要寻找出路,写好莱坞是必然的,希望大家理解。】
【ps2:虽然几部电影都被写过很多次,但请相信老驴会写出新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拍摄依旧在持续。
这几乎是胡一飞面临最大的挑战,拍摄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才刚刚拍完三分之二。拍摄这一部大片,所要遇到的难题绝对超出他的想象,胡一飞感觉自己若再遭受几次折磨,一定会长白头。所幸他还有个智囊团,遇到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时,甚至还可以询问卡梅隆。
其实真正拍摄的时候,遇到再多的难题,都难不倒胡一飞。只是电影中要准备的道具太多,一些细节必须反反复复的切磋商议,常常会一天时间点滴进度的往前爬。
比如co在自己的梦里制造了一个能通往天堂岛的电梯,来储存自己的记忆。这个记忆的电梯在现实中是一个个独立的布景,它们都是真实的道具。比如顶层沙滩上的那个电梯,就是在沙滩上挖出一个大坑然后搭建的。
又或者是“彭罗斯阶梯”:任何对错觉略有研究的人都应该知道“彭罗斯阶梯”这个著名的透视悖论。
作为一个假想的无限循环阶梯,它在只能在二维上成立,一旦拿到三维空间里检验就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构体。特效组参考错觉大师艾舍尔描绘的彭罗斯阶梯,在拍摄景地(前a伦敦总部的大厅)里真实地搭建了一个从特定角度看如同无限循环升降的封闭楼梯。、
当然,从其它任何一个角度看,这个布景就会瞬间穿帮,因为它根本不是封闭的。利用这一点,剧中人物亚瑟得以形象地向阿德里安以及观众解释梦中的迷宫现象。
也许影片中只会截取一点胶片留用。
别看现在的票房大制作动不动就n百个数字特效镜头,数字特效组的地位其实是相当尴尬的:一方面他们是f-drvn(特效主导)影片的重要功臣,另一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应数字电影制作方式的好莱坞却并没有给他们应有的重视。
这点从特效组人员总是在片尾名单极其末尾的位置出现就不难看出。
稍微熟悉制作的人都知道,大部分摄制组在拍摄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原始镜头如何与视觉特效和谐共处,只是一股脑把他们拍完的东西扔给数字特效部门,这也是为什么数字特效经常被人称为“后期处理”。
这也是数字领域虽然名气大过天,却依然面临倒闭的现状。
当然,情况正在一点点地改观,而《盗梦空间》就是数字特效师的曙光——这次终于不再只是搞“后期处理”的了,在《盗梦空间》里胡一飞成功地让特效从开始到结尾,一直渗透到电影从前期到后期的整个流程中。
也许正是这部电影得到启,才让数字领域的收购议程加快。
相比卖给一个不懂行的加拿大商人,卖给一个肯出大钱搞特效的电影导演,显然是再正常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