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浪子升迁 > 第442章 巾帼英雄

第442章 巾帼英雄

昨天晚上,通过肖伟国的努力,张清扬更是与西雅图市长科恩先生共进晚餐,他没有带上肖伟国为他准备好的翻译,那一口流利的英语让陪同在一旁的肖伟国更加吃惊。关键是张清扬并没有像一些国内的高官那样有失礼节,他说话、谈事完全用的是西方人的习惯,这让科恩市长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科恩市长是个计算机烧友,据说在出任西雅图市长之前,他曾经在微软工作过。张清扬投其所好,与他谈了谈机算机软件未来的展方向,以及世界版图中的中美两国政治的地位等等。

科恩是位无党派人氏,在美国有很多官员都是无党派人氏,也许这也是美国政治民主的一种体现吧。在谈到这上面,科恩就很真接地批评道:“张先生,我很喜欢贵国,但是并不喜欢你们的政治,你们限制了人身自由,限制了公民的权利,必须是GCD才能成为官员,这很不好!”

张清扬摆摆手笑道:“科恩先生,中西方文化的差别造成了政治方式的不同,我想每个国家都有它存在的方式,我想问你,当美国政府派兵进入阿富汗时,对于阿富汗人民,你们给了他们多少人权?”

科恩先生果然被张清扬难住了,他盯住他好一会儿,然后笑了,再次握着张清扬的手说:“张先生,虽然我支持自己的国家,但是我反对战争。”

张清扬点点头,“我相信科恩先生会成为中国人的朋友,我更希望科恩先生能够去辽河市参观,我们也很想向您学习。”

“张先生,如果有机会,我会接受您的邀请,今天真是一个愉快的夜晚,我很荣幸见到您。”

一旁的肖伟国没怎么说话,见到张清扬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轻松化解了科恩出的难题,他甚至在想自己的出席是否有些多余。张清扬单独与美国人交往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此人有着非常好的人缘,是那种让人见了第一眼就特别想交往,也许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在机场临分手前,肖伟国告诉张清扬,等张清扬回国之后,他就与有意去辽河投资的公司联系,组成考察团去辽河实地考察。这是张清扬最初的意愿,望着肖伟国紧紧捏着自己的手,他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他知道这些美国人对投资是十分吝啬的,但是只要他们肯去辽河市走一圈,张清扬就有信心留下他们。记得去年的招商会上,也有一些外企是报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的,可结果有很多都在辽河市经济合作区建立了厂房。

离开西雅图,张清扬的下一站是纽约。纽约作为美国的金融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3个“世界城市”中位居位,它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世界。

张清扬计划在纽约停留三天,之后再去美国的都华盛顿特区,计划安排得很满,由于时间很紧,招商团不得不成为空中飞人。在纽约的这几天所有的消费都有随行的辽河市商人负责,这也是他们跟团前往的一项任务,也可以说这是这些企业们拉近与政府间关系的手段。要不然单凭辽河市政府,是不可能投入这么多钱的。

虽然花了不少钱,这些商家也是争破了人头,他们明白此行会加深在领导心中的地位,所以每位商人都想好好的表现一下。而他们表现的方式无疑就是在领导们游玩之时争抢着买单。对于这种事张清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到没怎么控制,必竟这是“规矩”。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好像故意玩清高,炒作自己似的。

在飞机上,宣传部长林广传坐在张清扬的身边谈论着西雅图之行的收获。当听到林广传所讲的无非是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美国的风土民情时,张清扬把话锋一转,微微笑道:“林部长,我有几句话想说,还希望你听后不要生气。”

“张书记,你请讲。”

“林部长,此次美国之行,我想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就拿你的宣传工作来说吧,我们的宣传方式还是太保守、太老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淘汰,不能总是老一套啊……”

林广传惭愧得红了脸,虽然明白张清扬是在批评自己能力不足,但是他并没有怎么生气,因为这是事实。别看他是陆家政的人,但是与张清扬的私交还算不错。他诚恳地点头道:“你说得是啊,我们还是……不够开明……”

“不够开明,这个词用得好啊……”张清扬意味深长地说。

曼哈顿是纽约的市中心,纽约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保险机构均分布在这里。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分布在曼哈顿下城,纽约的大企业、商业中心分布于曼哈顿中城。整个曼哈顿耸立着超过5500栋高楼,其中35栋超过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楼集中区。

这里拥有纽约标志性的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克莱斯勒大厦、大都会人寿保险大厦等建筑。每到夜晚,曼哈顿中城数千栋摩天大楼通夜而亮。体现了纽约在世界上绝对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曼哈顿中城也被喻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与在西雅图的方式一样,在当地华人商会的帮助下,以及肖伟国先生热情的推荐下,张清扬在帝国大厦举行了招待会。由于梅兰现在已经是华尔街中很有能量一位女企业家,通过她暗中的帮助,张清扬的招待会吸引了不少企业、商家。同时张清扬所带来的辽河市本土商人与美国的大财阀们也进行了交流,招待会比预想中成功很多。谁也没有想到张书记在美国也有这么大的能量,会把那些只能在媒体、报纸中听到的大公司请来,无论结果如何,这对辽河经贸考察团之行来说已经成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