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弩就是钢板弩的放大加固版,它的弩臂由两层钢板组成,内侧的短一些,用钢箍固定在长臂上,起到加强弹性的作用。
在弩身下方还有个六脚木架子,平时弩身和架子是分开来放到箱车上随军移动的,战时先用长铁钉把架子的四角固定在地面上,然后用三根螺栓和两个卡槽把弩身牢牢固定在架子上,再用带棘轮的上弦器给攻城弩上弦。
整套程序下来只需要两个士卒操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扛起来跑,只要压上重物,同样可以射,准度稍差而已。
它可以同时把两根比大拇指还粗、近一米五长的巨箭平射到三百米开外并洞穿一切甲胄,还可以抛射箭羽更大更长的箭矢超过五百米。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换上一根带皮兜子的弓弦,用来抛射球状物,比如说小号的霹雳弹和火油罐。距离稍近一些,最大距离也不过二百三十米。
最有意思的是在弩前面还可以加装两张木板,也是用螺栓固定的。这两张木板就是攻城弩的防御设备,它是洪涛从郭留诺夫重机枪上借鉴来的。在攻城时多少可以防御敌方的箭矢攻击,二百多米的距离并不安全。
别看有近三百辆箱车,多一半里面装的都是各种弩箭和小号霹雳弹,但最重也最占地方的并不是它们,而是箱车本身。
其中一百五十辆箱车都是特制的,它的车架、悬挂和辐轮和箱板都加粗、加大、加厚过,更坚固更抗打击。
当然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载货空间缩小、载货重量下降。要想长时间载重行进,必须由两匹马或者骆驼驱动。
这就是洪涛的另一个新武器,战车!
不是远古时期冲锋陷阵的战车,而是能跟随轻骑兵或者步兵一起长途跋涉并在战斗中起一定防御作用的后勤运输车。
在如何对付西夏骑兵部队的问题上,洪涛没有去选择用骑兵克制骑兵,而是选择了车阵。以厢军的基础,用几个月时间把他们训练成可以一战的战兵有可能,训练成骑兵根本不可能。
骑兵不是会骑马就可以,这是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兵种,除了骑马之外还要熟悉马性、了解骑兵作战优缺点、会饲养战马等等,没个三五年时间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这些技能洪涛没有,苗魁、蒋二郎、施铜他们会点也有限。溪罗撒倒是习惯骑兵作战,也指挥过中小规模的骑兵对攻,但蕃人的作战风格宋军是没法学的,还是等于没用。
既然短时间内玩不了骑兵,洪涛干脆就不费那个脑子了,咱还是玩步兵吧。这个兵种门槛比较低,最适合自己这种棒槌将军。
自己不善于指挥冷兵器作战是没错,但古人还不太熟悉热兵器和后世的战法呢。相比较起来,双方等于都是新手,自己的劣势无形中就缩小了,优势反而扩大,并不吃亏。
但传统的步兵肯定不成,行进速度太慢,太依靠后勤补给了。遇上西夏军队还得是被吊打的命,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
用箱车和骆驼代步,这有点像后世的机械化步兵。在行进速度上要高于步兵,基本和骑兵相当,但作战方式依旧是步兵为主。
箱车就是古代的装甲车,运兵、运送给养都可以,战时还能当做掩体,用来对付骑兵肯定比传统步兵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