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着面前的奏章,连连摇头,脸色不快。
正是需要刘钧配合在东面起猛烈攻势的时候,刘钧却在盖州城下挖壕沟,还挖了一圈又一圈,半个月就挖了六道环城壕沟。
自己对于刘钧还是太过庞信了,辽东巡抚范志完上奏称刘钧在辽东很跋扈,召开军议之时,居然把辽东的总督巡抚巡按、监军、总监等一众文官内臣们都排除在外了。
刘钧想要干嘛?
以文驭武,那是祖制。用内臣监军,那是历任皇帝的掌控军队的手段,可现在刘钧已经把军队当成私人的了,督抚这样的上官文臣,总监总督这样的皇上特派内臣,巡按、监军御史这样的监军,他都能撇一边,这已经不仅是跋扈的问题了。
刘钧统领楚军还不到三年,时间不长,就已经在军中是一言堂了。若是时间久些,那岂不是无人能管。
崇祯倒不觉得眼下刘钧会有什么异心,他还是相信刘钧的忠诚的。但有些口子不能开,口子一开,以后想堵就堵不住了。野心也是一点点起来的,现在没有,不表示以后没有。刘钧才二十出头,比太子也才大不到十岁。若是一味放纵,早晚有一天,事情会不可收拾。
当皇帝的,对于兵权都有着深深的警惕。他们绝不会轻信的把兵权下放,武将带兵,却要另派督抚统驭,以巡按、监军御史监督,还要派内臣监军,层层保险。
同时朝廷还控制着军队的粮饷供给,卡着军队的喉咙。
可现在刘钧的楚军,督抚巡按御史内臣们都插不进手去,粮饷更是不依靠朝廷。又处于辽东这块海外之地,真是天高皇帝远。
乾清殿中,内阁六位大学士,六部尚书加上通政使、都御史、大理寺卿,大九卿俱到,另外六部的侍郎。六科的都给事中也在场,此外,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以及提督东厂的王之心,另外司礼监的四位秉笔太监,也俱列坐一侧。
殿中在坐的都是朝中的重臣要员,可以说朝廷重大决策,基本上都出于这些人之手。皇帝召集这么多的要员前来,必定是要议论重要的事务。
周延儒瞥了身侧的次辅吴甡一眼。心里早猜测到,今天议论的焦点,肯定是跟刘钧有关。
吴昌时已经和江北党联络会面过,经过试探,最后两边进行了一轮秘密的谈判,最后在刘钧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态度。
刘钧的楚党推行的许多策略都大大影响到了士绅官员地主们的利益,特别是他们推行的海关、商税以及整顿卫所、清理屯田的这些政策。不过这些东西得到皇上大力支持,暂时还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他们如今要借用刘钧在盖州的消极表现,来攻击刘钧。
刘钧犯下大错了。
他竟然向皇上和朝廷隐瞒了大量的新式火炮。未免太贪心了一点。你藏着这些炮就算了,你私下跟吴三桂交易马匹也算了,可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架着炮打盖州城。新式火炮猛烈,轻易轰开城墙,可刘钧又不去进攻争夺。这一来暴露出刘钧有许多新式大炮,二来又暴露刘钧的消极避战。
如果这事情生在一个月前,说不定朝廷都捏着鼻子认了,只当没看到。可眼下辽西方面,洪承畴孙传庭吴三桂率领的朝廷大军正是节节胜利之时。刘钧在盖州城下犯的错,就显得有些难以被接受了。
刘钧以往没少在京中撒银子,都察院和六科,内阁到六部,都没少拿刘钧的银子。那些银子,也确实让刘钧一直没受到什么找碴弹劾。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有了周延儒和吴甡两位内阁次辅的推动,科道的言官们群起弹劾刘钧,六科有五十八名给事中,御史一百多人,竟然有近半的科道言官上了弹章。
许多弹章弹劾刘钧消极避战,而还有不少奏章更措词激烈,弹劾刘钧拥兵自重,还有人弹劾他养贼自重,更有跋扈等等诸多罪名。
这么多御史一起弹劾一人,还是一位武将,这也是近年来难得的一次了。而在朝中,每次被科道言官们群起弹劾的官员,都绝不会有好下场。甚至很多时候,这样的弹劾,往往就是一次党同伐异,一次大清洗的前奏。
在正常的情况下,被如此多的言官弹劾,就算是地方督抚这样的文臣,也得引咎辞职。而如刘钧这样的武将,更是得立即回京待查。
科道言官虽职责各有侧重不同,但都是言官,他们有弹劾之权,被他们盯上了,不死都要脱层皮,何况现在还是被这么多的言官群起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