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家本来是琅琊一士族,但是早年家道中落,诸葛瑾的上一辈,父亲诸葛珪在泰山郡丞位置上病逝,叔父诸葛玄得罪的琅琊郡豪强朱皓,最后为的躲避朱皓的报复,全家流亡。南下江东。
诸葛玄本来是想要去豫章,投靠一个好友,但是但是豫章正面临着孙坚和华歆的较量,他就带着诸葛两姐妹三兄弟,去荆州。投靠了刘表,那时候诸葛亮还小,但是诸葛瑾已经长大了。
他对荆州刘表十分不满,不愿意留在荆州,便出来四处游学。
他来到的江东,在江东一呆数年四处求学。这个时候的诸葛瑾已经对吴国有了一定感情。
初平三年,诸葛玄病逝,他去的荆州奔丧,这时候诸葛家已经在襄阳立足的,大姐嫁给了世家蒯家的子弟。二姐嫁给了庞家山民。
诸葛瑾彻底的放开诸葛家的包袱,开始继续回到江东游学,长年流连在江东书院,后来转至江东书院。
前不久诸葛瑾听闻弟弟诸葛亮已经出仕于新野的刘备,所以他心中也开始琢磨在吴国出仕。
想要在吴国出仕,必须要有士林儒者举仕途,这一点倒是难不倒他,他在吴国士林的年轻一辈。小有名望,几个钟山书院的老师也愿意为他举孝廉。
但是他心高气傲,并不愿意以一小卒默默的而做起。想了很久的他,心一横,拼一把,选择了从龙之路。
这可是一条仕途捷径,也是危险无比的官路。
在孙策和孙权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孙权。他毕竟是一个士子,在士林之中。不少士子对于孙权比孙策的影响更加的深刻,所以他对孙权更加的看好。
“果然是他!”
孙权闻言。心中不由得乐了,运气来了,果然挡都挡不住,前不久才自动送上门一个庞统,现在又把一个诸葛瑾送来。
“诸葛先生,请坐!”
这一刻,孙权的目光变得灼热起来了,对着诸葛瑾轻声的道:“令弟诸葛亮出仕于新野刘备,汝为何要来投吴国?”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吾与孔明,虽然为兄弟,但是各自的志向不同,看到的人也不一样,当各自为政,各为其主!”诸葛瑾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落落大方的坐下来,诚恳的回答了孙权的问题。
“江东有二侯,皆可为王,汝为何取东?”
孙权目光闪烁的一抹异色,继续的问起来。
“因为某相信东侯!”
诸葛瑾沉吟了半响,才一字一言的回答,道:“自古以来,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若是说江侯有不如东侯的地方,为此也!”
“哈哈哈!”
孙权闻言,也忍不住大笑了几声,神情有些得意,然后才假惺惺的道:“此言你在我府上说便是了,若是传了出去,孙伯符可饶不了你!”
“某相信东侯!”
诸葛瑾低头笑了笑,重复的一句,他的意思就是他相信就算这一句话传出去,孙权也有能力保住他的命。
“诸葛子瑜,汝的自信来自于对某的信任,某自然不可负汝!”
孙权这时候面容正色起来,目光凝视着诸葛瑾,朗声的问道:“某即将北伐鲁国,身边尚且欠缺了一个记录行程的文案官吏,汝可愿意否?”
“瑾,多谢东侯之赏识!”
诸葛瑾闻言,沉稳的面容忍不住露出了一抹欢喜,直接长身而起,双手拱起,单膝跪地,朗声的道:“从今往后,诸葛瑾必为东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小小的记录文案官吏不算什么,但是那要也看记录的对象,如果对象是孙权,那就不一样了。
记录行程,必然形影相随,日也不理,若非是亲近之辈,谁放心让他形影不离的跟着自己。
孙权这明显是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信任,仅仅第一次见面,尚未考核,就把他当成心腹来培养。
士,当为知己者死!
这事就是士子!
“恭喜仲谋,得此良才!”
旁边的弘咨这时候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拱手恭贺的道。
“姐夫,汝为我送来如此良才,可曾想过其后果!”孙权这时候反而有些担心起来,他眯着眼,凝视着弘咨,轻声的道:“汝之此动作,多多少少皆然会引起大兄之愤怒!”
“仲谋,某问心无愧,何惧之!”
弘咨倒是不担心,很潇洒的道:“兄长和你,都是吴国少有的雄主,汝等兄弟之斗,某有心无力,亦然不愿意郡主夹在其中,所以能参合,绝不参合,若非子瑜想要拜入你门下,某也不会推荐其于汝,兄长若是因为此而怪罪于某,某也无可奈何!”
“仲谋羡慕姐夫的潇洒啊!”孙权闻言,站起来,目光敬佩的看着弘咨,微微有些叹气。
“哈哈哈,仲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同样的,子非鱼,又焉知鱼之悲!”
弘咨爽朗的大笑,朗朗笑声有一抹悲愁,响彻在大堂,消散在大雨的滴滴答答的声音之中。
他一身才华,却无处而用,他的心中自然也有自己的悲憋。(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