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七月中旬了,太阳出来后、空气中的湿度仍旧很大。依山傍水的合肥新城,在远处仿佛笼罩在依稀的烟雾之中。诸葛恪不禁勒马细看了一会。
合肥城的规模,与它的鼎鼎大名相比、确实有点不相称。其面朝河渠,南北长度目测不足一里,东西宽度甚至不到半里,城墙围成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
但想来也不意外,毕竟此城的大名、并非因为其规格宏大,而是位置的重要、以及在此地生过的大战。
诸葛恪等人一路来到了城下,城门早已洞开,城楼上插上了吴军的旗帜,正站着一些将士。将士们见到诸大将到来,纷纷举起兵器,一阵欢呼。
但是周围连个百姓都没有,目光所及之处、还能看到大量荒地。仅是站在城上的一些吴军士卒喊叫,确实算不上热闹。
诸葛恪就这样策马进了城门。没有臣服的降将,没有隆重的仪式,明明曾经很期待、踏足合肥的这一天,却没想到是这样的光景。
于是他便觉得,胜利来得似乎不够痛快。就好像很想打喷嚏的时候,试了很多次终于强行“阿切”出一声,声音却不太洪亮!
一条宽阔的驰道深处,城中最高的建筑、便是北面的那座县寺阁楼隐隐在望。诸葛恪眺望了一会,又回头看城楼,遂在城门内翻身下马。
诸将也陆续下马,上前拜道:“恭贺大将军!”“大将军击败曹军,进占合肥城,大功无人可及也。”“等到捷报传回朝廷,陛下定将称赞大将军之功……”
“好,好,诸位皆有功劳。”诸葛恪听到这里,心情渐好,还礼道,“吾等上城楼看看。”
诸将刚才说得没错,数十年来、吴国从来没有攻陷过合肥。这事很快就会报到建业,到那时诸葛恪在朝中、名望必会大增。
而且皇帝对于合肥、似有某种执念,或因多年前难得一次亲征、在曹魏张辽手里吃过大亏。所以此役算得上是满足了陛下的一个心愿,可慰大吴皇帝之心!
众人来到城楼上,诸葛恪观望着远处的河渠水面。不管怎么样,终于站在了何处城头、诸葛恪等人亦是感慨良多。
情绪稍微平静下来,诸葛恪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在心中许久的疑惑:“曹魏于逍遥津聚集了那么多人,准备得很充分,便如很早就知道我军要北伐似的。建业有内奸罢?”
身边的陆抗也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此番情势、曹军看上去是早有准备。致使我军在逍遥津耗费了太多物资箭矢,兵峰已老,时间也拖延得太久了。若非如此,合肥城平素只有两三千人,我军直接兵临合肥城下,或可径直进入肥水、进逼寿春。”
陆抗才二十多岁,但没人敢轻视他,因为他的父亲是陆逊。
诸葛恪道:“不过逍遥津大战之后,王飞枭径直弃守了合肥城、我倒是没想到。枉费我军制作了那么多投石机。”
就在这时,丁奉的声音道:“可惜阿,王飞枭本已是手下败将,曹魏大将军秦亮却没来,让人颇觉遗憾。”
诸将顿时出了一阵笑声。
大伙都知道,吴军能在逍遥津击退王飞枭,主要还是靠远胜于曹军的兵力。不过战场之上、本来就不用拘泥于公平对决,利用好兵力、气候、地形,扬长避短,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获胜就是本事!胜了就是胜了。
城楼上也没什么好看的了,诸葛恪遂率众走下去,随后去了县寺中安顿。
诸葛恪刚找了间房屋,想休息一会,随行而来的石苞便又求见。
两人跪坐在几筵旁,石苞说道:“先前大将军猜测,建业混入了曹魏奸细。仆有办法,可以尝试查出谁是奸细。”
诸葛恪立刻来了兴趣,问道:“如何办到?”
石苞欠身道:“有个叫蔡弘的人,此时还在建业。他是司马子元的心腹,不久前来吴国相见,便是想问仆在吴国的处境。姜维于汉中大败后,司马子元的靠山不稳、有意投奔吴国。”
他继续道,“蔡弘认识曹魏校事府的细作,可以给蔡弘许诺,然后托他派人潜入洛阳,联络曹魏校事府的人。”
诸葛恪听罢大喜,顿时觉得、有时候叛跿竟然比自己人还好用!因为自己人的地位很稳固,而叛跿还需要主动立功。
于是诸葛恪立刻决定,叫石苞追随报捷的信使队伍、先赶回建业与蔡弘商议,然后遣细作去洛阳。
……除了吴军前线赶着派人回去报捷,魏军这边的王飞枭,也将弃守合肥的消息、赶紧急报于洛阳。
没过多久,大魏朝廷很多人都知道了,正是大将军秦亮下令、弃守了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