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脚吴晗与周晨等人分开之后,他站在山谷中呆呆地想了半天,理清手头事务的轻重缓急,吴晗快步走向实验室,他要专程拜访那位能帮他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能人。
这位研究狂人徐昌黎此时正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摆弄着手上的炼钢炉模型,一边考虑如何以现有的设备进一步完善炼钢炉的增压通风等技术环节,一边悠闲地喝着茉莉花茶。岂料,在突然之间就被闯进来的吴晗心急火燎地抓了壮丁。这次吴晗来得匆忙,要求也很简单,他希望徐昌黎协助设计建造一座砖窑。修砖窑?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低级工作,即刻引来了徐昌黎的不满。
哼唧了一阵子,总归是瞧在吴晗面子够大的份上,徐昌黎放低了身架,答应为桃花源设计一座符合高产稳产要求的砖窑。徐昌黎答应是答应了,可是连续几天下来,吴晗也没等到具体方案出炉,只好先请教一下基础施工部分,先开始搞土建。
早在举行迎新仪式之前,吴晗就安排了一些人手搭建砖窑。只是幸存者们平时很少接触这种设施,即使有几位是建筑工人出身,他们也是只管砌砖,不会烧砖,砖窑的施工进度实在叫人看不过眼。后来催促了几次,徐昌黎才给了吴晗一份草图,算作是指导施工的蓝图。
折腾了几天之后,一直停留在图纸上的砖窑终于开始显露雏形。徐昌黎采取了电能加热的方式,而非传统的燃煤窑炉。这样设计不是为了环保,实在是木柴和煤炭都不容易弄到,动用库存的汽油和柴油烧砖太败家了点,反之,桃花源的电能很充裕,因此用电烧砖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当然,在徐昌黎这样的纯粹技术人员看来,砖窑这种项目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水平,要不是吴晗的强烈要求,他是绝对不会参与这种缺乏创造性的工作。
窑炉大体完工后,吴晗拉着徐昌黎来验收项目。他不关心这座砖窑在技术层面有无独创性,只想知道这玩意是不是管用。围着砖窑转悠了一圈之后,吴晗扭头望着徐昌黎,说道:
“我说老徐,这个玩意一天能烧出多少砖来?”
将所有技术细节全部了然于心,这是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徐昌黎又不是白吃饭的砖家叫兽,当下不假思索地说道:
“……平均四小时烧一炉,每炉出一千八百块空心砖,现在已经开始加温了,不到时间不能开炉,你先放我回去吧!实验室里还有一大堆事情,我很忙啊!”
其实桃花源是不缺能源的,至少在用电方面是不需要考虑节约。可是缺少合适的交通工具,交通运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即便吴晗从洪流公司那里虎口拔牙弄来了一辆重型卡车,平常也不敢随意使用。库存的油料是有限的,坐吃山空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吴晗在逮到徐昌黎这个专业人才之后,立即罗列出一系列研项目交给他。先当然是攻克蓄电池电解液的难关,这个直接关系到风力电站的维护保养,绝对是第一顺位的重点项目,其次是研究电动机和其他电驱动设备。如此之多的研任务一股脑压下来,实验室又是缺人手缺设备,除了用电不限量,几乎是要什么没什么。纵然是徐昌黎这种一门心思沉迷于钻研技术,拙于人际交往的资深宅男也要叫苦不迭了。
今天吴晗的本意是希望徐昌黎留下,等到开窑以后看情况再说,此刻见他十分不耐烦,只好选择放人。说到底,徐昌黎的苦衷,吴晗是心知肚明的,那些研任务都是他下达的,某人总不能打自己嘴巴说不知道吧!
事情即便如此,临到放人之前,吴晗也没忘叮嘱说道:
“那也行,四个小时以后,你得记得过来指导开炉啊!”
闻听吴晗此言,徐昌黎立时如蒙大赦,高兴得嘴上连连称是,他连额头上的汗水都顾不得擦,便一溜烟地不见了踪影。徐昌黎成功跑掉了,在场的其他人还得坚守岗位,随着通电加温的窑炉散溢出高温,幸存者们纷纷向后退避。
“嚯,开炉喽。”
伴随着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两名壮汉一同上前,合力操作撬棍将砖窑的炉门开启,随即一股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
炉温降低到可以进入检查砖瓦质量还需要一段时间自然冷却,吴晗随即派人把徐昌黎请了回来。这回已经无话可说的徐昌黎只能是哭丧着脸,嘟嘟囔囔地站在吴晗身旁。电炉的优点在于升温和降温都比较快,烟尘污染少,温度控制相对简易便捷。当完全敞开炉门通风,炉内温度逐渐降低后,吴晗急不可耐地上前抓起一块仍有些烫手的空心砖,他试探着用手指在上面敲了一下。
“嘎啦!”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块新鲜出炉的红砖竟然在吴晗手中碎成数块。见此情形,先前不以为然的徐昌黎立时脸色大变,难道是土坯的成分配比出了问题,再不然是烧成的温度控制得不好?怀着诸多的疑问,徐昌黎急吼吼地冲上前,不顾红砖依然滚烫,从窑里抓起一块,用榔头在狠狠敲了两下。怪事了,竟然丁点事都没有,红砖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