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八章:原始积累(一)

第八章:原始积累(一)

还有5头猪,估计能够提供猪肉500多公斤。那20多只鸡现在每天都能提供10多个鸡蛋。

根据这个粮食数字,赵振中等人经过大致估算,认为从11月份到明年6月夏粮收获前这8个月左右时间内,最多能支撑200人温饱。也就是说现在的90多人的基础上最多能够再扩充一倍。考虑到石洞最多能容纳120多人,如果将这里扩张容纳200人的话,那就还需要建设10间房屋。

计算停当后,李桐生、匡真觉两人就想如同去年那样,到周围县乡和青岛城里寻找那些流浪的孩童。李老道却阻止了两人:“这事情先别忙,等我和赵小子几人到太清宫里去说说。等回来后再决定建房屋和收留孩童的事。”

“那去年不就是我们先带孩子回来的么?”李桐生不解。

“去年是突然遇上,又临近冬天,来不及和太清宫商量”,李老道解释道:“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太清宫的,在别人的地面上收留这么多孩童,怎么能连个招呼都不和主人打?换你,你怎么想?”

“我可没那么多心眼能想那么多,”李桐生挠挠头,嘀咕道:“收留孤儿不是救人一命的好事么?”

“师兄,做好事也看方法的。”赵振中摇摇头说道。

第二天,李老道从附近村庄里找人帮忙,驾船把他自己和赵振中等三人以及准备好的一些礼物送到太清宫山脚下的小码头上。这些礼物中基本上是新收获的粮食、瓜果和从山里采摘的野果,还有几葫芦用野葡萄酿制的“葡萄果汁”。

和周旅学、赵善初两人见面后,赵振中感谢太清宫在过去一年中所给予的帮助。寒暄过后,赵振中说道:“我们三人失去亲人后,又从海外漂泊回来,幸有太清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落脚栖身的地方,并多方给予帮助,我们几人才能衣食无忧,还能在去年收留了一些和我们一样的孤儿。今年我们在开垦的地里收获了些粮食,我们想再收留一些孤儿,还望两位长老和宫里能够同意。”

“你们那里居住的地方能够么?”赵善初问道。

“如果两位长老同意的话,我们想再修建10间土坯房,用来收留孤儿。”

“10间?”赵善初吃了一惊,“你们准备一共收留多少人?”

“我们只能看粮食收成决定收留人数。我们现在有百人左右,不过,好在孩童吃食不多。一共算得话,大约能够收留200人吧。”

“200人?”赵善初更是吃惊“你们一年80亩地的收成就能收留200人?”

“这个不光是靠地里的收成,还有养猪、养蚕和到山里采集野果、药材,赶海收取各种海味等合一块算,大致能支撑200人消耗到明年夏粮时节。”赵振中解释道。

“赵小子用50亩地轮作,一年能在一亩地里收获三次。这才勉强能支撑200人。”李老到一旁补充道。

“一年收获三次?”周旅学也好奇起来。

李老道就把那50亩地如何轮作解说了一遍。

周旅学、赵善初明白过来,但却无法在太清宫的土地上应用同样的方法。原来,太清宫崇尚道法自然,要求其租户都不得采用任何施肥手段,即便连收获后打场都不能用畜力,全部应用人力。不过,太清宫的租子收的也不高,基本上都是5年收3次,按照收成的3成收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