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之后。郭宸先将高原一行安排到灵寿的馆驿中休息。因为事先得到了代郡的飞鸟传书。郭宸知道高原会來。还会将所有的妻妾都带來。因此也早就收拾整理了几套房间。供高原和众妻妾们居住。虽然现在灵寿的工程并未完全完工。居住条件并不算好。但高原一向并不在意物质享受。否则在代郡住了六七年。也沒有扩建自己的府邸。
众人安置下來之后。郭宸先向高原和众妻妾们简单介绍了灵寿的工程情况。
新建的灵寿城分为内外两城。內城为王城。为长方形。东西长二百一十六步。南北长二百八十四米;城墙高二丈八尺。第一时间更新垛口高八尺;南北城墙各开一门。东西城墙各开二门。城门均设城楼。南北城高四丈五尺。东西城楼高三丈六尺;在城墙四角设箭塔。高五丈六尺。分为两层;并且沿环城挖掘了一条护城河。宽达六丈六尺;护城河还将修建八尺高的羊马墙。
王城内分为三部份。前部为正殿。是高原招集众大臣议事的地方。会见各国使臣及举行宴会的区域。中部为后殿。是高原和妻妾们居住休息的地方。后部则是宗庙。祭台。是安置先人、祭司先祖、神灵的位置。还有就是王城的内库。当然。现在宗庙里并沒有供奉的灵牌。
整个王城内共有房屋一百二十余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共计近一千余间。现在所有房屋的建筑结构都大体完工。正在进行内饰工程。不过到九十月之间。大部份房屋的内饰都可以完成。基本可以满足王宫的各种使用需要。而剩下的工程主要是王城內的景点、道路和局部的装饰。至少还需要一二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工。
不过各国的王城王宫都不是一次建成。有的王宫会一建十几年。等到君王入住之后。还要不停的修整完善。而每一代的君王都会对王宫进行一些局部的改建。只是高原显然是等不了那么久。因此只能能先住进去就行。以后就边住边建方式。
高原估算了一下。第一时间更新整个王城大约是一个三百米乘四百米的长方形建筑群。总面积达到十二万平米。合约0.12平方公里。相当半个鸟剿体育场的大小。不过这样规模的王城。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小型王城。像秦齐这样大国。王城的面积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在修建灵寿之前。高原就定下了基调。一切尽量从简。不得扩大规模。并且尽量利用现有的建筑进行翻新。只要能够满足使用就行。要不然王城的面积至少会扩大一倍。而且工程至少还会再拖二三年。
而外城才是灵寿城的主体。南北长约九百六十余步。东西宽八百五十余步。总面积达到一.五平方公里。总体规模和以前的中山国都差不多。虽然比代郡要大了近一倍。但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一个大型城市。远不能和咸阳、临淄、大梁、邯郸这样的大都相比。这些大都的占地面积通常都在五平方公里以上。
灵寿城的城墙高达三丈六尺。每边各三个城门。六个马面。而城內的格局以王城为核心。呈十字形分布。而围绕在王城周围的建筑基本都是官府的房屋建筑。南方是各官员们处理公务的场所。东西是守卫王城的军营和军械库。北面是灵寿的府库。其他的地方是官员的住所。这样一來。在王城的周围约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又形成了一道缓冲保护带。在外围才是居民的住所。全城总计可以容纳十五万左右的人口
虽然基本都是利用灵寿现有的建筑。但由于內部的布局还是生了许多变化。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建筑都是新建。另外原來灵寿城中的居民也搬走了近八成。都在城外另建房屋居住。不过这时在城中还存在大量的空地。只是将道路规划出來。由其是在外围地区。房屋很少。只有孤零零的几栋。
这是因为高原考虑到。要想将灵寿城完全建成。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时间也要延长。因此高原决定。将灵寿城外围的居民区空出來。将地皮出售给愿意搬到灵寿定居的平民。由他们自行营建房屋。
高原迁都以后。重心自然也将由代郡转移到灵寿來。因此除了官员、士兵的家属以外。肯定会有大量的商人会跟着一起迁移到灵寿定居。这些人都不差钱。让他们自建房屋。可以减少官府的财政压力。毕竟现在四国并立。各国都要保持高强度的军事投入。高原不愿意在修建灵寿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实灵寿城外围的地皮确实十分抢手。要不是高原有意要留下几块地皮备用。恐怕早就被代郡的商人、豪强定购光了。而且不仅仅是灵寿城内。就是在灵寿城外。也有不少地皮都被买出。因为买不到城内的地皮。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城外卖一块。反正这些地方和灵寿城只有一墙之隔。來往也方便。而价格要便易了不少。
不过这样一來。在灵寿城外。也形成了几个市镇的规模。
本书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