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清穿物语 > 111 插班生

111 插班生

"这么说,他们一天三个字,你们一天六个字."金伯对学习班的情况很有兴趣.

"他们的一个时辰也不是全在认字,还有讲..讲.."

"讲评."阿囡帮她说.

"对,还有讲评时间,反正是说他们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

"什么事情做的好和坏?"金伯继续道.

"多啦,吃饭啊,干活啊,寝..就是房间啊,识字啊,很多很多.教室后墙上的表上,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后面是小红旗,小黄旗,和小蓝旗."

"哪种旗子是好,哪种旗子是坏?"金伯追问道.

"这---"来娣有些犯难了,她看着阿囡.

"红旗最好,蓝旗最差."阿囡帮着补充道.

"谁的红旗最多?"金伯兴趣盎然地.

"这---"阿囡说不上来,"我不识他们的名字,反正是最上面那个红旗最多."

不说金伯每日对学习班的事很有兴趣.梅朵这行人到了农庄.

放下行李,吃了午饭后,秦炼和梅朵就去建筑工地上视察工作去了.农庄二期工程是打谷场和谷场周围的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仓.梅朵曾经参观过美国中部的农场,那里的圆型谷仓给了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她提议在自家的庄子上建圆形谷仓,她说,"这样可以用最经济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间."

梅兰妮对于洋货有一种由衷的热爱,所以没有任何异议.

可是,楚源说,"圆形谷仓算不得外转内,我国汉代就有圆形谷仓了,这在后来出土的陶瓷谷仓就有了实物证明."

无论如何,这圆形谷仓在清朝的江南可能是独一份.说到圆形建筑,清朝人民可能很少见到,可是他们这起穿越众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坛就是一个例子.小林当然没有可能看见天坛的建筑,但是,苏州园林里圆形的小亭子还是有的,而且,华家的人还用麦秸做了个小模型给他参考.

所以,小林的工程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申老农已经搬到新房子里了,那排旧房子已经拆了.申老农带着梅朵去看搭建的鸡棚和鸭棚.老农知道这位朵姐儿的花头很浓的,就是鸡鸭棚她都是有要求的.

朵姐儿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所了,给他提了不少改进意见.如鸡鸭棚在使用前都要消毒,通风要好.村里人养鸡都是搭个小窝,白天放出来,晚上收进去,谁讲究鸡鸭住的地方还要通风.可是,梅朵说,"人家养鸡不过十只,八只的,我们打算养上百只的,如果,鸡舍条件不好,鸡生病了,一死一大片,那才叫血本无归."

老农一听这话,对鸡鸭棚的设施也重视起来.

他又问,"姐儿这次带来了这么多玉米芯子为了什么?"

"这玉米芯可是好东西,你赶紧让人把它弄碎,放水封在缸里让它发酵."

"那东西可以吃?"老农表示强烈怀疑.

"当然不能吃,我要用它来育秧的."

"说起育秧,姐儿,咱家来年的秧地你放在哪里?"

"我让你拌的那些土,你拌好了没有?发到村子人家做的长方竹扁做了没有?"

"土到堆那了,竹扁还在做,只是不知要这么多干什么?"

"育秧啊."梅朵见老农被震住的神情,接着说,"如果,把秧育在了地里,你到时候还要派人去拔秧,把秧直接育在竹扁里,把秧一层层起出来,你不是省了拔秧的功夫了吗?再讲,我??菹氤隽艘恢植逖砘?那秧直接让机器插了,还省人工了.所以,这育秧的土要弄好了."

"姐儿,照你怎么说,我们庄子上是不需要这许多人."

"需要的,我们还有茶场,要养鸡鸭,要养大牲畜,养猪,这些都是要人工的.你知道,为什么那冬麦要条播?那时为了明年种棉花的,收了棉花,纺纱织布,再拿去买,这不都要请工人?"

"哎呀,姐儿,照你这样说,来年我们庄子的收入五百两都打不住啊."

"过几年,庄子上的收入你就往几千两上想吧."梅朵望着那湖弯,那是天然养珍珠的好地方.养珠业是当年梅家湾的支柱产业之一.

梅朵见老农满脸的震惊和兴奋,"牲畜院应该是建好了,我们去看看?"

老农说,"那养畜处也弄的太考究了.给人住的地方都还没这个好."

华家庄子的牲畜养殖处和住宅区隔路相望.因为有华家不易居的养殖院的建造经验.所以这个建造的版本很容易为小林理解,出粪道,下水道,进水管什么的,这个牲畜院的进水管还没有接通.可以说,整个建筑工程的水塔还没有建好,所以,目前要靠人工挑水.

梅朵一进养牛养骡驴的地方,眉头就皱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