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铁血抗日 > 114.第114章 委员长的棋局

114.第114章 委员长的棋局

今天召开的会议就是为了讨论南京保卫战的问题。蒋委员长照例在会议开始的时候鼓励了他的将军们,然后大唱了一段高调,紧接着蒋百里把国防线附近的最新战况介绍了一下。

很快,会议的重点转到了今日的议题——南京保卫战上面来。本来就情绪低落的参会人员现在将他们的脑袋埋得更低,他们谁也不想担任南京守卫战的最高指挥官。

日本人的气焰正胜。南京附近的部队又都是新败之师,万一蒋委员长来个与南京城共存亡的决定。那么谁做了南京守卫战的指挥官就等于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这种明知道打不赢的仗实在让人提不起劲来。

李宗仁和白崇禧心里面十分恼怒蒋委员长不接受华毕成的建议,没有早早的将上海的部队撤到国防线阻击日军,所以才有今日的困境,今天蒋委员长几次递话给这两位广西大佬,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只是饮茶,一言不发。

蒋委员长见僵局迟迟不能打破,只能自己来起这个话头:“诸位,现在日本人离南京已经越来越近了,吴福线和锡澄线上的部队虽然十分的努力,但是毕竟都是在上海伤了元气的部队,靠他们挡住日本人是不现实的!南京的城防部署已经是刻不容缓,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家栋梁,对即将到来的国都保卫战应该都有各自的看法,怎么样?谁来说说?”

李宗仁和白崇禧对视了一眼,本来他们是打算一言不发到会议结束的,可是现在蒋委员长居然提出了“国都保卫战”这个说法。很显然蒋委员长是打算在南京投入相当的兵力大打一场,这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眼里根本就是意气用事!

南京这样的兵家绝地,是能守得住的吗?如果不打消最高当局的念头,恐怕又要十几万将士的血肉之躯来填。李宗仁觉得自己不得不站了出来了:“委员长!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于防御,上海的日军来势汹汹,吴福线已经出现了动摇,即使有心要布置城防时间上也不太允许了。我认为不如在南京形式上的抵抗一下,大部队还走向武汉、徐州方向转进的为好。”

李宗仁的话已经说的很客气了,要是换了言辞犀利的小诸葛,恐怕就直接说出南京城守也守不住这样的话来。

李宗仁的话显然是蒋委员长所不愿意听到的,蒋委员长环视了一下会场上的将军们,却现大多数人对李宗仁的话居然持着赞同的态度,似乎放弃南京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眼看会议的方向离自己需要的目标越来越远,蒋委员长终于忍不住开始发飙:“南京!是中国的都!守不守南京不是个单纯的军事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我们要用血战到底的精神来振奋我们的国人,给他们以信心!南京必须要守!这个问题不用再议!我现在就一句话!各位谁愿守南京?”

会场上,蒋委员长出离愤怒了,他一拍桌子,大喝一声:“那么我来守吧!如果我牺牲了,你们继续抗日!”

蒋委员长当此时说的明显是气话;要是真的让他这个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来守南京城,恐怕所有的中国军人都要成为千古笑柄了。这时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蒋介石定睛一看,是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

唐生智大声地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都。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唐生智的一番大话,很有大义凛然的气势。蒋介石听完唐生智的话,大喜过望。唐生智为了在蒋委员长面前好好的表现,立亥起誓与南京共存亡。

李宗仁很反感这样的表演派。对唐生智的所作所为很不以为然。语带讽刺地翘起大拇指,对唐生智说:“盂潇,你真了不起啊!”

没想到唐生智居然反唇相讥:“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然后唐生智转向蒋委员长作出保证:“临危不乱、临难不芶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

蒋委员长终于发现救命稻草了。于是心花怒放的打算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就在蒋委员长激动的快要宣布的时候,蒋百里突然发话了:“盂潇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能有这样的衷心实在可嘉,不过委员长,盂潇已经远离战场多年。日本人又不是国内的旧军队可以比拟的,我觉得,让盂潇挑起守卫南京的重担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怎么?百里要趟这趟浑水?如果能有你这个大军事家的坐镇南京,也不需要老朽出马了。”唐生智以为蒋百里是要来和他抢这个位置,所以语气中难免有些夹枪带棒。

蒋百里对唐生智的话没有在意。继续向着最高当局进言:“南京若是要守,必要派一员虎将压阵,唐盂潇资历足够却缺些实战经验,卑职以为委座还是另请高明的好。”

蒋委员长被蒋百里这么一提醒。终于想起唐生智不是个带兵的材料,1930年的时候,唐生智被杨虎城一个雪夜奇袭,打掉总指挥部而全军崩溃,差点连命都丢了,让他来指挥南京的城防作战,实在是儿戏了些。

“百里啊,你就不要兜圈子了,要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就说出来吧!”

蒋百里见蒋委员长松了口。知道委员长对唐生智的军事才能也没有什么信心,刚才不过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既然蒋委员长已经这知道唐生智不行,这接下来的文章就好做多了。

“委员长,华毕成的100师在上海打得不错,之前他也建议过屯兵国防线,如今看来是有先见之明的。100师如今就在常熟,而且已经经过了近一个月的休整,正是一支可用的强兵,华毕成打仗又一向灵动,日本人的报纸上现在都称他为‘名将’这南京的城防倒不如交给他。”

“不行!华毕成太年轻了!不过是个师长,保卫国都这样的重担怎么能交给他!”唐生智一听蒋百里保荐代替他的人居然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师长。立刻表示了反对:“南京城内机关众多,又有很多外国人和社会名流,华毕成不过是个中将,怕是压不住这些人的!”

蒋百里见唐生智有些气急败坏,不由得掩鼻轻笑,华毕成的脑子不知道是怎么长的,居然在几天前就猜到了蒋委员长必守南京,而这个唐生智一定会跳出来大包大揽。所有的一切都被他料中了!

“唐将军不要着急嘛!军委会不是已经打算把孙蔚如的三十八军、王以哲的六十七军和100师合编为30集团军。我以为委座可以提升华毕成为陆军上将,出任总司令是再合适不过的,以他在上海的战绩,这样的奖励我想也不过分吧。这样既便于华毕成接下来指挥南京保卫战,也能激励我****士气!”

蒋委员长听完蒋百里的话心中开始斟酌了,对于这个不听话的黄埔学生,蒋校长是头疼死了。华毕成瞒着自己在陕西建立那么大的一个兵工厂,西安事变结束后又阻止中央军入陕,戴笠前几天汇报,他还和延安方面勾勾搭搭。蒋委员长心生一计,于是问蒋百里:“百里啊,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华毕成的意思啊?”

蒋百里笑着回答:“委员长,我不过是替华毕成传个话罢了,都是这个小家伙的意思!当然提升他为陆军上将只是卑职的意见。”

这句话让蒋委员长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你们不是都不愿意去当这个南京卫戍司令吗?等着我去求你们呢?做梦!你们看看!现在都有人为了这个。位置抢的打起来的!

这就是差距啊!

蒋委员长没有忘了给他的老对手李宗仁添添堵,他假惺惺的问:“德邻啊!你看唐华毕成来守南京怎么样啊?”

李宗仁就事论事,稍微思索了一下答道:“华知世是员虎将,晋升他为上将和让他守南京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我还是认为南京不要守比较好。”

“德邻啊就让他们去试一试吧,要是我们连都都不守一下,是会让外国人笑话的。”笑容终于又一次爬上了蒋委员长的脸庞,这一次他又赢了自己的老对手,而且委员长心中还有一盘更大的棋,接着蒋委员长对蒋百里一语双关的说:“百里!告诉华毕成,只要忠于国家、服从领袖,政府是决不会亏待奋勇杀敌的将士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