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贴身秘书 > 第171章:阴谋阳谋

第171章:阴谋阳谋

散会了以后,赵强心里特郁闷,这邓书记拉他一个县委书记去开市常委会议,不是明摆着让他在那里面坐冷板凳吗。是问了一下他的建议,关于云岭县县长人选提名的意见,但最终呢,他提出来的几个候选人员,都得不到邓书记的认可。

赵强在想,既然早知道就这种结果,邓洪波为什么要顺便的拉了他进去参加这个常委会议,真有点浪费时间,有点丢脸。

我在走廊上碰到了赵强,他一脸的不悦,跟我点了点头,就去了毛市长的办公室。

他来到毛晓东办公室门口,看到毛晓东也是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发着闷气。

赵强敲了敲门,毛晓东心情不好,也没看是谁在敲门,就大声的呵斥着。

“这会儿没有空,有事情找我等会儿再来。”

赵强愣了一下,知道毛市长是在常委会议上受了气,他也挺同情毛市长的。从省里来到这岭南,虽说是一个市长,但在岭南这地方,毛晓东啥都不熟悉,对岭南官场的环境和人事关系都不熟悉。摆在这个市长面前的,确实是有很多的难题。

“毛市长,是我啊,赵强。”

“是老同学啊,进来吧。”

赵强走了进去,顺手的把门给拉上。他知道这会儿毛晓东的心情不好,自己就想趁着这机会,陪着毛晓东聊聊,开导一下毛晓东的心情,也是在拉近他们两个人的关系。

“毛市长,一定是刚才在常委会议上,邓书记说的那些话,让你心情不好吧。”

“老赵,你说,这邓洪波是啥意思啊,他这手也伸得太宽了吧。他是市委书记,分管党委工作,我才是市长,政府工作应该是我来安排,他这是想要专权。”

“我也看出来了,邓洪波是不想让你这个市长在岭南好过。你看他在常委会议上,故意的说要让魏大林多协助你的工作,实际上呢,就是想要让魏大林来分你的权。人家是常务副市长,协助你工作,还让人找不到邓洪波想来压制你的借口。”

“这一点我也看出来了,但我会就这么屈服吗。邓洪波想让魏大林这个常务副市长来分权,我就偏不让他得逞。”

“毛市长,我支持你,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我都站在你的身边。”

“你说,刚才在常委会议上,关于云岭县县长后备人选的事情,邓洪波是啥意思,是不是他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可能是这样,他在常委会议上提出,也就是做个样子,就是做给你看的,重大人事问题方面,通过了常委会议。”

“我就知道邓洪波是在演戏,而且,还把你这个配角也拉了进来。做出样子来,也是让你看看,你们云岭县选县长后备干部,有你这个县委书记参与了提名。”

“对啊,邓书记就是这意思。所以,这一招,他就是在演戏。”

“你什么时候回云岭?晚上我请你吃饭吧。”

“本来想今天下午回去的,既然毛市长邀请我这下属吃饭,我就明天一早赶回去。”

“行,这会儿我也没事,出去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聊聊。”

“听毛市长的安排……”

毛晓东在第一次常委会议上受到了委屈,但他不甘心,想要反击,掌握主动,把市政府的工作都抓在手里,不希望看到邓洪波把手伸到了政府工作当中来。

两人从毛晓东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看到赵强是心情不悦的进去,出来就脸上多了一份笑容。

正是巧合,两次都让我给碰上,我看着两人一起离开,总感觉这两人像在密划什么阴谋一样。

邓洪波接任方正南的位置以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加快绕城立交和银环路两个项目工程的建设,这也是岭南的一个标致性城市规划发展。

特别是绕城立交工程,这个项目一旦建成,会分解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经济大发展,城市个人拥有汽车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这也是为了同步城市发展所需要。

城市变大了,上班的距离也就随之拉大,很多家庭就考虑购置汽车,来缩短上下班的距离。但这样的快速式发展带给城市负面的影响,就是形成交通的拥堵。

岭南市委领导提出修建绕城立交,分流一部分汽车流,也是为了今后发展城市三环工程的需要。

要修建绕城立交,拆掉跨江大桥就必须要做。

虽然这建委的工作属于市政府在管,但是,邓洪波觉得这是他在市政府当市长时期未能完成的工作,他必须要把这项重大的工程继续的负责下去。

听说马上就要拆掉跨江大桥,人大主任高俊波又玩起了手段,希望能够让市政府、市委领导班子改变意见,放弃拆跨江大桥的规划方案。

他知道岭南很多百姓都对这跨江大桥有感情,特别是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是见证了这跨江大桥的作用。高俊波就利用了这一点,安排亲信去鼓动年长一点的市民,让这些市民联名上书市政府领导,请求保留这跨江大桥。

高俊波的这一招,还真是有点管用,几天下来,就有不少人到市政府门口求见市长,要求修改绕城立交项目的方案,保住跨江大桥。

这样的举动,市民聚会在市政府大门口,要求市长给一个解释,为什么要拆掉跨江大桥。难题摆在了毛晓东这个新任市长的面前,他刚到岭南的时间不久,对绕城立交项目的规划这些也不熟悉。这些工程,都是前任市长邓洪波在位的时候搞出来的,只有邓洪波才清楚具体的情况。

但这些市民到市政府要求见市长,这是在给他出难题,毛晓东马上让秘书霍刚给建委主任张书海打电话,让张书海马上到市长办公室来一下。

张书海是刘高远走了以后,从其他单位调过来当了建委主任。这新市长上任没有多久,就打电话叫他过去,估计就是这几天关于拆掉跨江大桥舆论四起的原因。

他接到毛市长秘书的电话,就马上带了一些材料,叫司机把他送到了市政府。经过市政府大门口的时候,还看到一些市民打着标语,要求政府停止拆掉跨江大桥。张书海也感觉到了事态的眼中性,这是上任市长、书记在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的事情,而且,绕城立交工程已经开工几个月了,现在要停止对这大桥的拆除,几乎是没有可能。

张书海来到市长毛晓东的办公室里,看到毛晓东是焦头烂额的样子,把秘书霍刚给骂着,就是找了秘书来出气。

“毛市长,你找我有事吗?”

“小霍,你先出去,我和张主任谈点事情。”

霍刚被无缘无故的让毛晓东骂了一顿,用他来出气,他心里也不舒服。毛晓东让他离开,他巴不得早一点离开这市长办公室,免得继续被毛晓东给骂。

“张主任,这些市民为什么不让拆跨江大桥,你们建委当初在规划这绕城立交工程的时候,怎么就没把这些遗留情况给预想进去呢。”

毛晓东用质问的语气,想知道这里面的原因。这张书海听了,心里也委屈,市里规划了这个工程,但他们建委是要直接面对这些难题。要拆掉跨江大桥,不但有市民会阻碍,还有人大的这一帮人,也给建委打招呼,尽量的去保留这跨江大桥。

想到这个事情,张书海就头疼。

“毛市长,这跨江大桥呢,主要是因为修建这绕城立交工程,经过这地方,跨江大桥就必须要拆掉。其实,根本的原因,不是市民们不同意拆,而是……”

张书海心里明白这市民出面喊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因为在这之前,一直都没出现这情况。马上就要动手拆桥工程了,一些上了点年纪的市民就跑到市政府这边来闹事,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

毛晓东找张书海过来,就是想要摸清楚这深处里的原因,他看到张书海说到紧要事情的时候,就把话给掐断了,这让毛晓东心里十分恼火。

“你倒是说啊,到底咋回事情。”

“毛市长,其实,这里面啊,就是领导之间的矛盾。跨江大桥是以前高俊波主任在位市长的时候,组织修建的,现在高俊波到人大当了主任。这绕城立交工程是方书记和邓洪波市长主持工作的时候,规划的一个市政工程项目,所以,高俊波是反对要拆掉这跨江大桥的。”

“原来是这样,没法保留这跨江大桥了吗?”

“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就算是市政府,市委同意修改规划方案,也来不及了。绕城立交工程已经开工几个月,一旦方案要修改,损失很大。”

“现在这些市民都闹到市政府门口来了,我担心真要在拆跨江大桥的时候,会发生冲突事件。”

“毛市长,我觉得没有这么大的冲突吧,其实,多数市民还是赞成拆掉这跨江大桥的。你可能也去看过跨江大桥了,说实话,这桥的外观和桥的宽度,承重量,都已经不能跟上现在的需要,只有重新修建一座桥梁起来,才和城市发展相匹配。”

“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先解决这些市民的闹事矛盾。你先回去吧。”

“好的,那我不打扰毛市长工作了。”

离开了市长办公室,张书海心想,这市民到市政府门口聚众求见市长,管我屁事,我又不是市长。你一个堂堂的市长就躲在办公室里,也不出来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干着急有个毛用啊。

有市民拉横幅到市政府门口闹事,邓洪波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但他迟迟没有行动了,也没有过问,都是有意这么做。还有魏大林也一样,他在办公室里,也没有行动。

本来想安排一点难题给新来的市长毛晓东,也好让毛晓东感觉一下这市长当起来要比他想象的困难。那知道,这上天也帮助魏大林,跨江大桥要拆了,市民们不满,这一定是高俊波在背后搞鬼。难题来了,这一下就摆在了新市长的面前。

毛晓东对岭南不熟悉,即使出面,这些人也不一定就听从他的安排。魏大林按兵不动,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给毛晓东上一课,看这毛晓东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

等到最后毛晓东解决不下去的时候,他才出面,或者请邓书记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

魏大林的想法,正好和邓洪波是不谋而合,两人都想到了一块去了。所以,邓洪波在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就装作没有听见,把矛盾的包袱都扔给了市长毛晓东。

建委主任张书海刚走了没有一会儿,毛晓东就把秘书霍刚给叫了进来。

“霍秘书,你去外面看一下,跟这些市民解释一下。实在不行,就给公安局打电话。”

“毛市长,这……”

“快去啊。”

“好,好,我马上就去办。”

霍刚生着闷气走了出来,心里又在骂毛晓东,跟老子,给你当秘书,真是受气。让我去处理这事情,我又不是秘书。他心里骂着,又无可奈何。

市长安排了工作给他,能不能完成任务,霍刚也必须要去试一下。要不然,一会儿还得让毛市长给骂一顿。

霍刚来到市政府大门口,有十多个中年男女在这拉着横幅,提出要见市长,让市政府停止拆掉跨江大桥。面对着这些市民,霍刚就只有苦口婆心的给这些市民们做思想工作,说这是市政府的建设规划,是从大局出发,必须要拆。谁要是在继续留在这闹事,就是不支持政府对岭南城市建设,是在扰乱社会治安,随时都可以报警。

思想工作做了,威胁的方式也做了,但取得的效果好像也不大。这一下,让霍刚没有了办法,他无奈之下,只得按照市长毛晓东的指示,向公安机关报警,由警察来出面解决问题。

其实,这报警并非解决问题的矛盾,反而会激化群众们的愤怒。

警察过来以后,是把人赶走了,但没想到,第二天,来到市政府门口的人就更多。这一下,警方也不敢轻易行动,怕闹出暴力事件。

毛晓东也知道,再这样下去,情况会更加的恶化,更难以解决。他亲自出面,给这些市民做思想工作。甚至说,这是上一届政府领导班子规划的市政工程,已经在开工阶段,要对绕城立交工程停工修改规划方案,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让市民们今后生活得更好,城市的建设更加的漂亮,跨江大桥就一定要拆。

这里面的一些市民是故意的想来找事,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拆掉跨江大桥这个决定,并没有错。修建绕城立交项目,也没有错。

他们来这里闹,无非就是想给市政府领导们找点麻烦事情出来,这些市民,也只是被人利用罢了。

真正策划这一幕的主角,还躲在后面看戏的发展,最终想看市政府的领导们怎么来收场。

毛晓东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收获也很小,这让他心里烦乱起来。由于对这边的环境不熟悉,也不敢轻易做出大的举动,怕把事情给闹大了,那就会让他这个新来的市长丢尽了面子。

他在这些集会群众们面前说,这个绕城立交项目工程,是上一届政府领导们规划的项目,意思就是,和他这个新来的市长没有任何关系。毛晓东无非就是想推卸这个责任,把矛盾抛到邓洪波的身上去。但这些市民啥都不管,只晓得找市长。

毛晓东在想,这是不是有人故意在给他设置难题,要让他这个新任市长难看呢。可是,刚才市建委主任张书海告诉他的真相,矛盾的焦点还是和邓洪波有关,并非是针对他这个新来的市长。

群众在市政府门口闹事这个问题不解决,这就是对他这个新市长权力的最大挑战。问题的难点就在毛晓东刚来岭南,这边的人情习俗都很不了解,他想用强硬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又怕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这两天的时间,把毛晓东整得觉也睡不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