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将册子全翻了一遍后,便把目光集中于封底的两只诡异眼睛。那两只眼,一定是要带给读者某种神秘的启示。
“它们代表的会是人间和地狱吗?”他自问。
人间繁华,地狱狰狞,那是两种毫无交集的世界。任何人都愿意长活人间,而不愿被拖下地狱受尽鬼界酷刑。
“思想的最广之处呢?最触动心灵之处呢?”格桑仍在继续刚刚的话题。
“没有。”嘉斡上师摇头。
格桑诧异地追问:“真的?作为一名身份复杂的伏藏师,你的心灵难道没有产生过巨大的悸动吗?”
嘉斡上师惭愧地回答:“的确如此,我守在这里,眼界被限制住,始终无法提升自己的智慧,达到更高层次。或许这一切,都是我的资质平庸所致吧。”
林轩倒翻册子,手指不经意地一捻,指尖上那一页竟然被毫不费力地剥离开来,变成了薄薄的两页。他耐心地把两页分开,便露出了中间夹着的一张巴掌大的灰色贝叶。
贝叶即贝叶树的叶子,可以做扇子,也可以代替纸来写字,也叫“贝多”。贝叶树,被西双版纳傣族人称为“戈兰”,是一种棕榈科木本植物。古代傣家人在尚未掌握造纸技术之前,常以贝叶作纸刻写佛教经文。那种叶片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所刻写的经文用绳子瓷册,可保存数百年之久。
林轩见过许多种贝叶经,但那些都保留了贝叶的原始样子,而指尖这片叶子被处理得极薄,近乎透明,所以放置于纸张夹层中而不被人觉。
他小心地捏起贝叶,上面留着黑色的图形。
现代人只要经过正常的学校教育,都能叫出那种图形的名字。如果将这张贝叶放在现代环境中,肯定没有丝毫值得奇怪之处。可是,它绝对不应该出现在一本古代册子的夹层里,因为它是一张用等高线绘制的地图。
所以,捏起贝叶、看清图形的同时,林轩忍不住苦笑起来。
“那是”格桑转过脸。
“一张用等高线制图法画的地图,而且是用铁笔刻在贝叶上,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林轩举高那贝叶,给格桑和嘉斡上师看。
从等高线的密集状态看,地图所指示的那个地点峭壁耸立,山谷相连,几乎找不到一小块像样的平地。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多的是那样的地点。没有文字,只看图示,根本不可能将其对号入座。
“那册子我翻过不下百遍,没想到夹页之中还另有玄机呢!”格桑感叹。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奇怪,如果不是格桑将册子带出来又意外跌入水中,夹页中的秘密就会永远湮没。
“一张好奇怪的地图……在航拍实景地图出现之前,等高线制图法的确是地图专家们描绘雪山地形的最佳选择。只不过,谁能解释这册子的成书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又怎么可能出现这种科学制图法?”格桑自言自语,渐渐陷入沉思。
据记,以等高线法显示地貌的思维模式来自于等深线法。
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与河床状况,后来又把它应用于表示海洋的深度。1729年库尔格斯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后来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1791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法表示了法兰西王国领域的地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等高线法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19世纪末期,等高线法被科学界认可,终于成为大比例尺地形图显示地貌实况的基础法则。
综上所述,等高线地图在世界上出现的最早年代应该定格于公元1728年,其者是克鲁基。
反观林轩面前的《极物之国》古卷,可考证的历史远远早于1728年,这一点从上面的梵文字面意思就能证实。
“在藏地,我们必须面对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毫无道理可言,偏又真实存在。”格桑幽幽地说。
“对此我深表同意。”林轩点头。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接近天空之处,在这里,各种人类自然法则正在失效。远的不说,单单是世界瞩目的“西藏十大未解之谜”就够人费解了。
“我现在就拆解它,看其它夹页中是否也藏着贝叶。”林轩说。
按照正常程序,册子属于极物寺,要给它动大手术,必须得极物寺方面同意才行。不过,事已至此,只能采取非常手段,才不至于贻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