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 第十一章 无法避免的死亡

第十一章 无法避免的死亡

204.被遗弃的主人公

查理很小的时候就被遗弃了,从此他的生活便成了一场斗争。www.Pinwenba.com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的养父母。他杀死了养父母的孩子,但养父母却依旧在辛苦地劳动,为的是使他能够生存下去并拥有一个家。查理一旦长大后,便离开了养父母,再也没有回去过。

即使查理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警方或者社会公益服务部门都没有找过他的麻烦。这是为什么?

提示:

1.他的谋杀行为和他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没有任何关系。

2.他的家庭有守时的美誉。

3.即使这些谋杀行为相当的残忍,他的养父母也没有去控告他。

4.他从来没有参过军,也没有参加过社会公益服务。

5.他在春天出去。

答案:

查理是只布谷鸟,守时指的是布谷鸟时钟。

205.谷底逃生

迈克和杰克用软梯下到一个深谷,准备探寻谷底的洞穴。刚到达谷底走了几米,忽然谷底的泉水大量涌出,不一会儿水位就到了腰部,并不断上涨。他们两人没想到谷底会发大水,既不会游泳,又没带救生用具,只能立刻攀软梯出谷。但他们所用软梯的负重是250公斤,攀下时是一个一个下来的,因为他们的体重都是140公斤左右。如果两人同时攀梯,势必将软梯踩断;若依次先后攀梯而上,水势很急,时间来不及。你能帮助他们想一个办法安全脱险吗?

答案:

借助水的浮力。

一个人先攀上软梯,另一个人待水齐到颈部时开始攀升。攀升速度与水涨的速度相等,使水的高度始终在人的颈部。借助水的浮力,软梯就可以负担两个人的重量了。

206.小汽艇上的凶案

“无畏号”小汽艇在风暴中东摇西晃,颠簸前行。

风暴暂息时,一号甲板上传来一声枪响。犯罪学家福德尼教授扔下那本他一直未能读进去的侦探小说,几个箭步就冲上了升降口扶梯。在扶梯尽头拐弯处,他看到斯图亚特·迈尔逊正俯身望着那个当场亡命人的尸体。

死者头部有火药烧伤。

拉森船长和那位犯罪学家马上展开了调查,以弄清事发时艇上每位乘客所在的位置。

调查工作首先从离尸体被发现地点最近的乘客们开始。

第一个被询问的是内森·柯恩,他说听到枪声时,正在舱室里写完一封信。

“我可以过目吗?”船长问道。

福德尼从船长的肩上望去,看到信笺上爬满了清晰的蝇头小字。很显然,信是写给一位女士的。

下一个舱室的乘客是玛格内特·米尔斯韦恩小姐。“我很紧张不安。”她回答说,由于被大风暴吓坏了,大约在枪响一刻,她躲进了对面未婚夫詹姆斯·蒙哥马利的卧舱。后者证实了她的陈述,并解释说,他俩之所以未冲上过道,是因为担心这么晚同时露面的话,也许会有损于他俩的名誉。福德尼注意到蒙哥马利的睡衣上有块深红色的斑迹。

经过调查,其余乘客和船员的所在位置都令人无懈可击。

请问,船长怀疑的对象究竟是谁?为什么?

答案:

内森·柯恩因涉嫌犯罪而被拘捕。因为在狂风巨浪中,要写出清晰的蝇头小字是不可能办到的。

207.“死人河”

侦探波洛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到美国西部的大草原旅游。途中,他们经过了一条看上去浑浊肮脏的小河。导游向他们介绍说,这条河有—个外号,叫“死人河”。关于这个名称,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当地有一位名医托马斯。一天下午,当他正在诊所给一个病人看病时,住在附近的尼克突然闯了进来。他神情十分慌张地对托马斯说,刚才有一个拿着手枪的强盗企图抢劫银行,结果与警方发生了枪战。当时现场一片混S乙,正巧站在附近的尼克被警方误认为是那个劫匪,他们不由分说,冲过来要抓他,尼克不得不赶紧逃跑。他要托马斯帮他摆脱警方的追捕。托马斯相信尼克是清白的。他拿出一条六英尺长、口径约一英寸的空心胶管递给尼克。他要尼克跳到小河里隐蔽起来,通过胶管呼吸,他自己则出去对付警察。这样,尼克就能摆脱追捕了。

然而,结局却非常不幸,当托马斯来到小河旁边找尼克时,发现他已经溺死在河里了。托马斯猜测,尼克也许是因为在水下惊慌失措才淹死的。

听到这里,波洛打断了导游的话:“不,尼克是被人谋杀的。”

波洛为什么会这样说?

答案:

如果一个人在水下通过一条六英尺长、口径为一英寸的胶管呼吸,他将很快窒息,因为这根又长又细的胶管根本不可能把外面的氧气导进来。胶管里的气体全是尼克自己呼出的气体,里面基本上都是二氧化碳。因为没有氧气,尼克在水下根本无法呼吸,自然会窒息而死。这样简单的医学常识,托马斯当然懂得。所以,尼克是被他用这种巧妙的方式谋杀的。

208.银行抢劫案

银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劫匪抢走了保险柜里的几万美元,然后劫持了银行的助理会计斯通先生,坐进小汽车里逃跑了。

不久,警察接到电话,是斯通先生打来的,他说自己已经成功地从劫匪那儿逃跑了。他向警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我刚走进银行,三个蒙面的劫匪就冲了过来,用枪指着我,逼我打开了银行的保险柜。他们把里面的钱洗劫一空之后,还把我拖上汽车,然后就发动汽车向外逃走了。”

“那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呢?”警长问道。

“离开银行之后,一个劫匪就把抢来的钱从银行的钱袋里倒出来,放到一个他们自己准备的包裹里。然后,他们把钱袋扔出了车窗。又过了两个街区,正好碰上了红灯,车子停住了。那个劫匪低下头去看那些钱。我瞅准机会,突然打开车门,从车里跳了出来,然后飞快地跑到最近的一所房子里。很幸运,劫匪没有追赶我,他们继续逃跑了。”

“请你领我们沿着刚才劫匪逃跑的路线回到银行去,看看路上有什么线索吧。”

“好的。”斯通先生说完,跟着警长坐进警车,往银行的方向开去。不久他叫了起来:“就是这里!钱袋就在这里!”他们停下车,捡起钱袋,然后继续往银行开去。过了几分钟,他们来到了一个红绿灯前。“这就是我逃跑的地方。”斯通先生说。

回到银行后,警长拿出手铐,将斯通先生铐了起来。“别再编造故事了,快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勾结劫匪抢银行的吧!”

警长为什么那么肯定斯通先生参与了这起抢劫案?

答案:

按照斯通先生的叙述,他们在回到银行时,不应该先看到钱袋,再来到他逃走的地方,因为钱袋是在斯通先生逃走之前扔掉的。所以,斯通先生说的是假话,他肯定参与了这起抢劫案。

209.谁是劫匪

警官墨菲在街上巡逻时忽然听到争吵声。于是他上前查看,看见有两个男子正在争夺一块手表。这两个男子中有一个身体强壮,穿着十分得体,好像是个白领;而另外那人则身体消瘦,还穿着一条短裤,看模样像是一个蓝领工人。

看到墨菲,两人连忙停手,转而向墨菲诉说起事情的经过。身体消瘦的男子说:“我下班回家时,这个人突然走过来,想强抢我的手表。”身体强壮的男子则对墨菲说:“你不要相信他的鬼话。这只手表很名贵,这个人怎么有资格戴呢?”

墨菲仔细看了看这两个男子,然后拿起手表看了看。接着,他将手表交给身体消瘦的男子,并掏出手铐,铐住了身体强壮的男子。

请问:墨菲为什么能断定身体强壮的男子是劫匪?

答案:

两个男子的身材既然相差悬殊,手腕粗细自然也会有明显的分别。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表带上的洞孔痕迹,便会清楚地知道手表的主人是谁了。

210.三个嫌疑犯

在美国的纽约城,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被人盗窃了一大批财物。纽约城的警察经过千辛万苦的调查,逮捕了三个重要的嫌疑犯:山姆、汤姆和杰克。经过审问,警察查明了以下事实:

1.罪犯是带着赃物坐车逃走的。

2.如果杰克不伙同山姆一起作案的话,他单独一个人是不会去作案的。

3.汤姆不会开汽车。

4.可以肯定的是,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者一伙。

请问:在这个案件中,山姆有罪吗?为什么?

答案:

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山姆是有罪的。其推理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假定汤姆无罪,那么罪犯或者是山姆或者是杰克,假如山姆就是罪犯,那他当然是有罪了;假如杰克是罪犯,那他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和山姆一起作案的,因为他如果不伙同山姆一起就无法自己一个人作案。因此,在汤姆无罪的情况下山姆都是有罪的。

如果我们假设汤姆有罪,那他也一定要伙同一个人去作案,原因在于他不会开汽车。这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两种:汤姆要么伙同山姆,要么伙同杰克。假设他伙同山姆,那么山姆当然就有罪;如果伙同杰克,那么山姆还是有罪,这同样是因为杰克只有伙同山姆才能作案犯罪。由此可见,在各种情况之中,不管汤姆是有罪的还是无罪的,山姆都是有罪的。

211.连续发生的刑事案件

一天深夜,伦敦的一栋公寓。一起是谋杀案,住在4楼的一名下院议员被人用手枪打死;一起是盗窃案,住在二楼的一名名画收藏家珍藏的6幅16世纪的油画被盗了;一起是强奸案,住在底楼的一名漂亮的芭蕾舞演员被暴徒强奸。

接警之后,伦敦警察总部立即派出大批刑警赶到作案现场。根据罪犯在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和搏斗的痕迹,警方断定这3起案件是由3名罪犯分头单独作案的(后来证实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经过几个月的侦查,警方终于搜集到大量的确凿证据,逮捕了A、B、C三名罪犯。在审讯中,三名罪犯的口供如下:

A供称:

1C是杀人犯,他杀掉下院议员纯粹是为了报过去的私仇。

2我既然被捕了,我当然要编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

3B是强奸犯,因为B对漂亮女人有占有欲。

B供称:

1A是著名的大盗,我坚信那天晚上盗窃油画的就是他。

2A从来不说真话。

3C是强奸犯。

C供称:

1盗窃案不是B所为。

2A是杀人犯。

3总之我交代,那天晚上,我确实在这个公寓里作过案。

3名罪犯中,有一个的供词全部是真话,有一个最不老实,他说的全部是假话,另一个人的供词中,既有真话也有假话。

A、B、C分别做了哪一个案子,看完口供后刑警亨利已经做出了判断。

你知道刑警亨利是如何判断的吗?

答案:

这个案件可以从分析A、B、C三者的口供人手。从A的口供人手更好一些。A说:“我既然被捕了,当然要编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分析这句话,就可以推定A的口供有真有假。因为,如果A的口供全是真的,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编造口供;如果A的口供全是假的,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不十分老实。

既然A的口供有真有假,那么B的口供或者是全真的,或者是全假的。而B说:“A从来不说真话。”由此可见,B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就可判定B的话不可能是全真的,而是全假的。既然B的话全假,那么C的话是全真的。而C说A是杀掉下院议员的罪犯,B不是盗窃作案者,所以B是强奸犯,而盗窃油画的罪犯只能是C本人了。

212.追根溯源

电视明星小森秋子的经纪人打电话给私人侦探吉田,说他正同秋子打着电话,只听她一声惨叫,随后又有倒地的声音,再怎样呼叫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了。经纪人请吉田快去秋子的寓所,他自己也马上去。

吉田赶到秋子的寓所,门没上锁,进门一看,只见客厅的电话机旁边,秋子倒在地上,背后插着一把刀子,电话筒扔在一边,时时传出微弱的通话断线的声音。一会儿经纪人赶来了,吉田对他说:“我进入房间时已没有其他人,秋子在电话里没向你说谁来了?”经纪人摇摇头。

吉田又问:“这个电话是谁先打的?”

经纪人答:“是秋子往我那里打的。当时我正在家里看电视。”

吉田再问:“在通话当中,你听到她一声惨叫,担心她的安全,于是马上给我打了电话,对吗?”

经纪人答:“是,是这样。”

吉田说:“你编造的这一套谎言无非是一个目的——让人们确认你不在被害现场。”

请问:吉田凭什么判断经纪就是凶手呢?

答案:

经纪人说秋子是在和他通电话时被人杀害的,于是他马上用自家的电话向吉田报案。这就暴露了他在说谎。因为通电话时,只要先拨电话不挂上话筒,电话就一直处于通话状态。

213.最诚实的人

古时候,某伊斯兰王国的国王张榜求贤,要选一个诚实的人为他收税。应征者很多,初次见面,怎么能知道谁是最诚实的人呢?一个谋士对国王说:“陛下,等那些应征者来到宫内,您只要如此这般,就能从中给您寻觅到最诚实的人。”国王采纳了这个意见。

应征者纷纷来到王宫,谋士要他们一一从一条走廊单独穿过去见国王。

所有应征者都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来吧,先生们,拉起手来跳个舞。我很想看看你们诸位中,谁的舞姿最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