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重生潜入梦 > 一百零六章 外汇劵

一百零六章 外汇劵

而外汇卷这个东西,就不是什么保护膜不保护膜的虚幻玩意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小钱钱。年轻的朋友可能都不知道这种种货币的存在,它是从1980年4月开始由中国银行在国内行的,一直到1995年才停止流通,1996年正式作废,历经了15年,为国家聚集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那什么是外汇卷呢?它的全称是外汇兑换卷,官方的解释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可与外币兑换的特殊人民币凭证!

有官方的解释自然就是民间的解释了,民间的解释就是:比人民币好用、可以买到人民币买不到的货物的钱!

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外国人进入中国的时候,不能用外币直接兑换人民币,而是需要到银行把手里的外币换成外汇兑换卷,然后拿着这个兑换券去指定的地方消费。这些指定的地方有高级的宾馆饭店、特殊的商场、旅游景点等等,反正老百姓基本是接触不到。

而当时的外国人进入中国,是不能拿着人民币去四处乱花的,官方不允许,老百姓也不敢收。至于为什么要转这么一到手,还加这么多限制,洪涛不是学金融的,也没研究过这个东西,反正他就知道,有了这个玩意,你就能买好多进口货,而且因为这个小纸片,中国还诞生出一种行业,京城人管他们叫“切汇的”、“倒汇的”。

倒汇和切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能很有机的结合成一体。倒汇的就是倒|卖外汇卷的意思,这些人刚开始都聚集在日坛路、友谊商店和使馆区里,就和现在的号贩子一样,碰见外国人或者进出这些高档场所的中国人,就会凑上去问一声:哥们,有外汇卷吗?

如果你回答有的话,他们会以人民币和你换,当然不是一比一了,价格肯定会高一些。有些在北京久住的外国人就会把手里的外汇卷换给他们,然后拿到人民币去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地方消费。而这些倒汇的再把到手的外汇卷换给那些更需要的人,从中赚取差价。

谁更需要呢?当然是普通老百姓了,比如你马上要结婚,可是家里还缺一台彩电或者洗衣机,但是你拿着人民币又没地方买去,于是迫不得已,你只能换外汇卷,然后去友谊商店或者出国人员服务部去购买。当然了,这都是82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北京老百姓的家庭三大件已经从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变成了彩电、冰箱和洗衣机。

这些倒汇的人随着时代的展,慢慢也不局限于倒|卖外汇卷,什么美元、日元、英镑、港币他们都倒,这些人也算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开始接触国际金融的人了吧。到了80年代后期,有些倒汇贩子手里流通的外汇数量非常庞大,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给你凑出十几万美元来,当时凡是要出国并且想在国外买东西带回来的人,都得去找这些人,因为国家有规定,出国只给你换少量的外币。

倒汇的人里有正正经经做倒手生意的,也有一些搞邪门歪道的,这些人就是切汇的。切这个字眼放在这里代表了一种骗人的技巧,而且很形象,因为你的100块钱,到了他们手里,一转眼就剩下80了,你就算死盯着他的手也没用。他们在和你换取钱币的时候,用魔术师一样的手法,把你的钱偷偷拿走几张,或者就是给你的钱你明明数着够数,但是回家再一数,就少了。

这些切汇的人展到后期,手段越来越豪放,已经不满足于偷走你几张钱,有时候直接是整包整包的给你掉包,着实是坑害了不少人。

洪涛到没打算去倒汇或者切汇,他看重的是能用外汇卷去友谊商店里买那些进口商品,比如目前国内商场里还见不到的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等电器,还有万宝路香烟、进口化妆品、香水、进口服装、鞋之类的生活用品。而且这些用品他也没打算去倒卖,只是想自己家里或者店里用,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干嘛不呢?

那位蒋女士没有哄骗洪涛,只隔了两天,就给洪涛带来1000块钱的外汇卷,而且还是等额换给洪涛的,也就是一比一,这让洪涛很不好意思,他不好意思的不是等额不等额,而是她这么大方,自己以后就不好意思再张嘴了。洪涛可不是光想买两台洗衣机就完事,他还有好多东西要买呢,所以他决定必须把蒋女士拉下水!!!

“蒋姐!要不您抽空陪我去一趟友谊商店吧。”洪涛开始给蒋女士下套儿。

“你可以让你们家大人陪你去啊!”

“嘿嘿,我们家大人都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他们顶多也就是去百货大楼里逛逛,看见外国人都躲着走。再说了,我们家也没人有外国护照,更没外籍人士工作证,也没有华侨证,我们去了也进不去啊!”洪涛早就想好了怎么说。

“你说你们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他们怎么就养出你这么一个怪物来呢?”蒋女士捏着洪涛的脸蛋问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