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窃隋好驸马 > 第十七章 笑到最后(最终章)

第十七章 笑到最后(最终章)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窦建德会被李世民俘虏后绑缚着送到洛阳城下,然后由唐军骂阵手们高呼着通知王世充,好让王世充知道他的外援指望已经断绝了,援军主帅已经兵败被擒。然后,绝望的王世充就该开城投降,跪地求饶,试图以无血开城换取一个体面的下半生。

可惜,历史到了这一步,显然出现了分叉。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所作所为与历史同期没有丝毫区别,依然绑了窦建德去洛阳城下劝降打击城内士气。可城内的王世充却没有第一时间投降。

按说,王世充也应该够绝望了,无非也就差那么一两根稻草,多年之后,根据王世充自己的回忆:如果当时再过那么个把月,她也就真投降了。

事实证明,王世充这一丝灵台清明的坚持,让他有命活完这下半生。因为,就在窦建德和唐军的荥阳血战之后数日,以逸待劳休整了半年之久全军严兵整甲的大梁朝廷,出兵了。东起徐州济阴,中至南阳襄樊,西含剑门蜀道,三十万之众的大梁精兵,以覆沧海而沃熛炭之势,全线北伐,赶在唐军主力血战过后最虚弱的那一刻,出现了。

从徐州和济阴西进的梁军,以来护儿为主帅,下有来整秦琼周法明等将领,十几万之众,逶迤而来,因为路途遥远,加上需要深入唐军控制区境内比较深远,所以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还能够分出主力去迎击相持。

然而,从南阳北上的梁军,选择了出中牟而越嵩山的路线,这条路线距离洛阳实在不能算远,而且此前洛阳南面背靠嵩山的一线本就不是唐军主要防范的方向,山区地形复杂,也不可能处处设防,因此这一路的梁军进兵的消息,几乎几天之内就突破了封锁线,被洛阳城内的王世充所知道了。

被围攻半年,几度以为自己快要完蛋的王世充,终于不打算玩心跳了,何况大梁皇帝萧铣还给他发来了一封很是恳切的劝降书,可以不计较他王世充曾经称帝的问题,希望王世充多想想两人当年在江都时的合作,并且只要王世充逊位,就给他实封封地保证郑国公的爵位,子孙递减一等。

从南阳出兵的梁军主帅,乃是沈光,麾下也有十万之众,王世充没有再犹豫,既然他的大郑政权身处四战之地,天下四大军阀另外三家要讨伐别人都要经过他的地盘既然他怎么都不可能逃脱亡国的命运,那还不如卖一个好价钱呢。

王世充举洛阳而降大梁,中原的局面天平,终于出现了剧烈的倾斜,向着有利于大梁的方向,彻底崩塌。

唐军自然是要和梁军血战到底的,不过刚刚激战之后的他们并没有余力马上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战役,何况王世充投降之后,唐军就算速胜也没了威慑逼降的对象,为何还要速战血战主动进攻呢?无数李唐宗室除了痛骂萧铣无耻之外,似乎并不能做别的立竿见影的事情。

然而这一切还没算完。窦建德被抓之后,唐军原本立刻派出了各路使者和小股偏师去河北之地,试图劝降窦建德麾下那些郡县。

可惜的是,同一时间,徐州的梁军也分出数万偏师北进河北,他们带去的带兵主将,正是前年兵败病死的大隋末代河北道经略使薛世雄的几个儿子,包括后来的不世猛将薛万彻。与此同时,大梁皇帝萧铣还和占据了辽东半岛和半个幽州的卢龙留守罗艺发去了很有诚意的劝降书和巨额的赏赐,许诺以允许罗艺终生镇守幽州辽东全境,子孙递减一等的代价,换取罗艺承认归顺大梁朝廷并且由大梁朝廷添兵助战,帮他收取还未到手的幽州剩余地界。

河北版图,在窦建德被俘之后,发生了剧烈的波动,刘黑闼之流的桀骜者当然不会甘心直接投降,依然会和试图占领他疆土的唐军梁军罗艺军反复激战,不过,这些都已经不是历史的主旋律了。

……

鸣凤三年年初,中原大决战终于分出了胜负,在王世充沈光来护儿秦琼等各路大军的联合剿杀之下,连带着唐军因为常年出境作战后勤越来越困难之下,外加此前与窦建德撕逼的时候就已经死伤了三四万精兵,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十五万唐军,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那一天。

寒冬过去的那一刻,李建成兵败被围,自刎殉国。李世民率领少数残兵突围,返回河东。鸣凤三年一年内,梁军主要精力经略河北,并大量调拨南朝粮秣以漕运海运北上接济。也亏得北方已经没有多少人口需要安置,所以南方的财政负担还算撑得住。加上占城稻在整个南方各道的全面铺开,大梁朝廷得以有资本在河洛河北宣布暂定为期三年的免税期,让百姓快速回到了土地上,恢复生产,稳定局面。不过到鸣凤五年而已,河洛河北地区的乱贼基本上平复了下去,虽然征兵仍然征不到收税依然收不上来,却至少不会拖后腿了。

略微稳固了这块残破之地,大梁雄兵终于对只有关中河东两地的伪唐政权发动了最后的总攻。三十万雄兵再叩潼关,滚滚向前,日落处天子李渊,正式迎来了落日的时刻。

鲜卑贵族,终成史海沉钩。汉风衣冠,重回故土。

(全书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