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诡三国 > 第3287章梦想是会随风起舞还是最终落地

第3287章梦想是会随风起舞还是最终落地

崔琰领兵北上围剿魏延的命令,前后矛盾,一会儿令他速行,一会儿又是令他驻扎,已经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如今曹操核心尚书台已经没之前那么强势了。内部的矛盾正在激化,崔琰作为冀州的代表人物,即便是崔琰想要避免在这个时候站到台上去,也有些身不由己。

崔琰自然是想要返回冀州,毕竟那边是他的主场,尤其是带着一些兵卒前去,必定可以在最后的时刻为自己捞取最大的利益。

可『好事』多磨。

这几天纷纷扰扰,很多人前来拜访崔琰,表面上似乎都在寒暄拉扯,但是归根结底,这些人的意思还是希望崔琰来出面拿个主意,就算是没有定计,眼下总是通通气,先商量个轮廓出来为好。

撇开各种立场与屁股问题,他们何尝不知道荀彧这个人的能力?

可眼下曹操的情况毕竟不是很妙……

若是曹操倒下了,那就要换旗帜了,这个没办法,毕竟是传统。

但荀彧要死撑,就有些麻烦了。

搞不好就成为了存粹的消耗,进入恶性循环,尤其是在当下有些旱灾的苗头的时候,这要是……

崔琰显然也是明白这些事情的,只是到得此时,他还没有明确表态。

崔琰这几年来,多多少少算是坐稳了冀州头牌的位置,威信不见得有多么大,但是他的态度,也会影响不少冀州人,所以崔琰不做最后的明确,有些事情就不可能有个章程,到了最后说不定就得吵起来,争起来,打起来。

都是一衣带水的友邦,嗯,友邻,相互之间也都是知根知底,说不得还有很多联姻关系,大家相互之间还是希望能够在谈判桌上确定一些事情,而不是希望最后有流血事件发生。

即便是真流血了,也希望是皮肉伤,而不是双方都伤筋动骨,反而让他人捡了便宜。

这些情况,众人都是心中明白,所以吵还是会吵,争还是会争,但不希望最后打起来。

冀州和豫州相争,最后还是山东的,要是……

那就不好了。

要是崔琰最后不能站出来,到时候真要有什么事情,那么山东之地最终的后果可就难说了。虽然这些年来崔琰一直都非常清醒,没有和荀彧唱对台戏,但是人总是会变的,时过境迁,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就改变了想法。

『所以啊,兄长,这些事情,你总得给个话才是啊……』

崔林说道。

之前他认为崔琰也是有想过这个事情的,要不然崔琰不会让他偷偷的去做一些事,可是如今屎到临头了,崔琰还不给个确切的话,这难不成要……

崔琰将眼睛睁开一条缝,眯了崔林一眼:『给什么话?』

『就是现在这个事情是,兄长你到底打算怎么办?这总得有个准数啊,你说句话,我们心里也才能有个底……』崔林低声说道。

崔琰轻轻叹息一声,『实话说罢,我自己心里都没底,怎么给你们什么准数?』

『啊?』崔林一愣,『不是,这个……兄长,你,你怎么能没底呢?这,这大家都是要听你的啊!』

崔林有些慌。

毕竟冀州要是没崔琰站出来统领,那么力量就必然会分散,一团散沙是肯定无法和颍川佬抗争的。

『这事情,还要看看其他人怎么做再说。』崔琰声音很轻,很低,『兖州都没什么动静,河洛杨氏也没什么消息……还有臧氏陈氏李氏王氏……』

『唉!兄长啊!』崔林叹息一声,『你这是怎么了?他们能说些什么?他们又会说些什么?你不说,他们又怎么敢说?』

崔琰摇头,『这可不好说……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

崔琰重新闭上眼,『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盯着我们呢……少说,少动,稳一点,或许会错失一些东西,但是总比满盘皆输要好……总之,再等等再说……』

崔林似乎还想要劝说,却被崔琰打断,不愿意继续说这个话题了。

崔琰心中还是有一些疑虑。

不搞清楚这些疑虑,崔琰不会动。

只要他不动,那么他依旧是那个『勤勉忠诚』的崔琰。

……

……

哗啦啦。

刷啦啦。

风吹过树梢,拉扯着树叶的小手,轻声的诱惑着树叶说跟我走吧,我们一起做最好的朋友,我带你去天涯海角,去看这个世界的宽广,我们永远不分离……

有的树叶不为所动,摆脱了风的纠缠。

但是有的树叶信了风的话,毅然的断绝了和父母的关联,跟着风儿走了……

然后半道上就被风丢了下来。

树叶伸出手,想要挽留风。

风却拒绝了树叶的手,只是捂着自己的脸,低声抽泣着,你的爱让我窒息,我需要自由。

风走了。

树停了。

刘晔看着树叶最终落到了地上,冷笑。

是风动,还是树动?

是风的错,是树的错,还是叶的错?

刘晔捧着茶碗,慢慢的喝着茶,反正不管是谁的错,都不会是他的错。

刘晔少年之时,也是敢做敢为的人。

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

在他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郑宝想要挟持刘晔,刘晔就借着曹操使者到来之机,设宴杀了郑宝,持其首级恐吓其部众。

可是到了曹操麾下之后,刘晔就没有那么『敢作敢为』了,甚至是有意的收敛自己的光华……

因为他姓『刘』。

他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曹操器重他,但是不完全信任他。

天子也同样如此。

他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做好了,未必有功,做不好,必定有灾。所以即便是他能做什么,他都不会去做。

如果是事情明确交给他去做,那么不管是天子的命令,还是曹操的命令,他都会去做好来,但是他绝对不会主动……

没错,不拒绝,不主动,不负责。

山东官吏在官场之中,也并非全数都是贪腐之人,无能之辈,也有一部分人像是刘晔这样的宁愿少作为或不作为,而不愿意多做事的。

这个现象,并非特定于当下大汉,亦或是山东地区,而是在不同王朝,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内都有所体现。

在很多情况下,官吏可能因为担心做错事情而承担责任,选择少作为或不作为。特别是在那些对官员的错误有严格惩罚的体制中,官员可能更倾向于避免任何可能引起争议或责任的行动。如果官吏的努力和成果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他们可能就没有动力去多做事情。在一些体系中,晋升和奖励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资历、关系或其他非绩效因素,这会削弱官吏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官吏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而选择少作为。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或物力支持,即使官员有意愿多做事情,也可能因为现实的限制而无法实现。

就像是刘晔这样,他年少的时候是怀着报国的心思来的,投奔曹操是因为曹操当时表现出了愿意迎天子,重建大汉荣光的举动。

可是随后呢?

就像是风儿带着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的那一刻,是融合的,是合拍的。

可风最终依旧是风。

树叶依旧还是树叶。

天清清,云淡淡。

干燥的气息让刘晔难受。

年轻的刘晔的那些理想,就像是被剥离了树的叶子,无力的坠落。

『管家!』

刘晔忽然扬声叫道。

门廊之处,管事急到了近前,『郎君,何事?』

『去取酒来!』刘晔挥了挥袖子,『将这些茶撤了。换酒来!』

管事愣了一下,但是很快点头应是,叫了仆从将茶具等搬走。

看着仆从忙碌,在这一刻,刘晔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郭嘉只喜欢喝酒,而不喜欢喝茶。

因为喝茶,越喝,人越清醒。

而他现在感觉到了清醒的痛苦……

像刘晔这样的人,在山东还有很多。

他知道如今荀彧正在搞一些事情,他也知道崔琰成为了一个风眼,但是这些和他又有什么关联呢?

他不想要理会,也不想要管,直至有了恶客登上了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