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继位之礼
伴随赤明清彻嘹亮的喝声,身着锦衣华服、脚踏翻云履的陆尘,搀扶着绿袍加身的绿斗从殿内走了出来。
陆尘穿着正式,并见引起多大震动,但昔日那不可一世的绿斗却是让在场所有人等大吃了一惊。
曾经仙风道骨的老人,往昔余威不再,虽然着装还算整洁,但一头蓬乱的头却尽是枯黄之色,绿斗眼窝深陷、目无慧光、空洞洞的扫过全场,丝毫压力没有,那片茫然给人一种虽生犹死的空寂之感,绿斗胸前死死的抱着一块灰色的石板,仿佛珍如性命般不肯撒手,只有他右手攥着一枚金色令牌散着淡淡的金光。
那令牌上刻着一枚小小的锤子,正是曾经成为仙匠时,由五宗三族等各大势力合力打造的仙匠牌,此牌一直在绿斗手中,存在了至少数千年的时间。
从殿内出来,绿斗几乎是在陆尘的搀扶之下蹒跚着走出的,脚步之虚浮,没有半点力量感。而到了殿外,陆尘也不多话,悄悄运起仙诀,在足下聚出一团惨白的冰雾,将绿斗的身体托着飞上云端,直到那宗主宝座的云团,放才把绿斗安然的扶到座席上。
此后,陆尘平静的站到了老人的身后,绿斗则是抱着那石板一动不动的望着天空,形同一痴傻老人。
“这就是绿斗?这就是曾经的仙匠?”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绿斗的后辈修士不由升起了鄙夷之心,侧目打量着枯老瘦弱的老人叽叽喳喳的议论了起来。
再怎么说,绿斗曾经也是直逼大乘期的高手,如今落得这步田地,看来外界传闻他身染重疾的消息已经作不得假了。
而不少熟识绿斗的存在,也开始摇头叹气,神色衰然……
“昔日威风一时无两的仙匠,竟然没有半点气势,连入云都要靠身边的伺童,真是可悲啊。”妖宗一族来的人乃是妖雀王,渡劫中期高手,扇尾鳞光因为情绪的波动而产生了数圈紫蓝光彩。在他身后的众人中,九扇下意识的打量了陆尘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兴叹中,五宗三族各大高手同时叹了口气。
绿斗气势皆无,但还是赤炼宗主,踏入云端列坐之后,漫山遍野的赤炼宗弟子,包括周云、朱平思、忠礼三老在内尽皆拜倒在地,恭恭敬敬齐声施礼:“弟子参见宗主……”
数万余士的齐声呐喊,如同九霄云雷在此片空间徐徐回荡,声音入谷,激起阵阵浑厚的回音在群山、谷内回旋不息。
峰峦绝顶,一片哀寂,鸦雀无声……
朱平思和周云虽然神情寂然,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绿斗真的跟陆尘说的一样,对于他们两人再好不过,尤其是朱平思。其子朱然马上给朱平思传音道:“父亲,看来绿斗真的疯了,重的不能再重,日后赤炼宗就是父亲一个人的了。”
朱平思没有回音,不过眉宇间很显然有着一抹喜色闪过。
周云冷静的观察着绿斗,半晌后,欣喜的对周长杰传音道:“好,老家伙果然不行了,长杰,无需要理会老家伙了,一会动手,尽管给我杀。”
“是,父亲……”
两人各怀鬼胎,而赤明却是老泪横流,没有宗主号施令,没有人敢站起了。
陆尘见状,慢慢的凑到绿斗面前,耳语了两句。绿斗仿佛回过神儿来,看了看面向自己跪地的众人,这才说道:“哦,都起来吧。”
绿斗的声音很小,没有一点威严,五宗三脉以及那无数宗派的领闻之,皆是失声笑。
“呵,这老头真的不行了啊。”围拢起来的云层上,血魔嗤嗤的笑着说道。
黄青竹则是一脸的阴沉的盯着陆尘,在他身边,更加恶毒的目光来自黄注、黄怜儿父女。太周黄家四老中的琴老并未离去,此际看到绿斗,倒是深深的出了口气。
乌浩一脸事不关已的闭目养神,看上去跟他没什么关系,不过在内心中,乌浩看着周围这些人的表情,却是打心眼里鄙视:笑吧,过会你们群王八蛋就会吓掉下巴了。
器宝殿的李修和不远处大佛宝刹的一名身着金色袈裟的大和尚对视了一眼,突然从座席上站起,恭敬的对着绿斗打了一个道号与佛偈。
“李修、三念见过前辈。”
同为炼器中人,绿斗无论年龄还是辈份、甚至是本领都在两之上,众仙域传闻中很早的时候,两人跟绿斗为三大炼器大宗师,炼器修为不相上下,自从绿斗炼制出了罩幽八宝炉后,两人对绿斗的本领便深深佩服,每次见面都以后辈之礼相待。尽管其中有诸多不情愿,但两人还是依旧如此。
若是放在往常,绿斗也就客套两句,但是现在绿斗故意装傻,自然不可能理会二人。还是望着天空、飞旋的青鸟、雪白的仙鹤呆。
陆尘却不一样,李修他本来就见过,这也没什么,关键是对方报上名号的时候,那“三念”二字让陆尘深深吃了一惊。
观之那肥头大耳的和尚,面苍纹皱、光焕容,一身浩然正气俨然达到了极致,此人脚下有着金莲佛台一座,散着幽然的金光,其后佛台竖起的地方,刻着整齐的佛法金字,每一个字都有浓厚精深的佛理蕴藏其中。三念背后,更是因为气势达到极致,而有着巨大的佛像光影徐徐呈现,一看便知其修为达到了化境。
正当这时,绿斗不自觉的有着一丝法力波动出现,很弱、很快便消失……
“呵,三念,他居然赶在这个时候出关了,不过小友,你要注意了,此人突破了,十年光景,他与老夫也不相上下了。”绿斗神识传音过来。
陆尘愕然的应了一声:“三念达到渡劫后期了。”
绿斗再没回答,也不搭理三念与李修,让两人极为尴尬。
陆尘见状,马上装模作样的在绿斗耳边低语了两句,随后绿斗机械性的转过头来,看着李修和三念,笑道:“两位不必多礼、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