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寒门媳妇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临着大伙要回去的时候,罗素又嘱咐他们,鱼苗不要放太多,要不然没法子养活。她就是担心大伙太贪心了,到时候弄的鱼和稻谷都没了。

有些人还是有些担心,索性请罗素到时候去田里指导指导。

罗素倒是大大方方的应了。反正左右也就这么一次,下次各家各户的,就各凭本事种了。

等大伙都走了之后,罗素又单独找了老族长,问了村里有没有多余的田地可以买。

她现在手里有些积蓄,想要买些田地,日后也能多点成本的。

老族长略微想了想,道,“倒是当初留着一片田地荒着,说是日后要等再迁了人过来分的。只这几年都没有分人过来,也不知道官府那边如何处置的。”

罗素倒是听说过这个官田的事情。

因着担心生了变故,到时候没有多余的田地分出来给受了灾的百姓,所以朝廷留了许多的官田。

说起来,这些官田总数,比起百姓手里的还要多。百姓没多少田地,还要上交沉重的赋税。虽然如今新朝政治清明,减了许多税收,但是也有两成了。且这还是因为赵家村的田地原本是属于赵氏一族老族长留下来的,都是属于赵氏子孙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地主剥削的情况。

像娘家罗家村那样的就不一样了,就是爹爹罗老根他们,都是租了地主家的田地,每年上交四层的税收呢。

若是赶上官吏贪污,朝廷*的时候,这苛捐杂税就更厉害了。

虽然心有不平,她也知道,这是时代的限制。

“那要买这些官田,也不知道有哪些手续。我也不买多了,只买几亩水田旱地罢了。”

“要是不多,倒是好办。”对于族里人买地这种事情,老族长还是乐见其成的。族里子孙兴旺,家境富裕,这是整个赵氏一族的体面。

“明日我去县里跑一趟,寻县城大人卖个好,再谈这事情。”

罗素笑道,“若是果真办成了,可要多谢您老了。若是有要花销的地方,尽管开口。可不能让您费力。”

“行,这事情也是好事,你就放心吧。”

老族长胸有成竹道。

官田都慌着,这也是要算税收的。官府这边巴不得有人种上呢。

罗素回到家里,又把这事情和赵母说了一通。

如今家中大丰收,粮食堆了整个打谷场,马上要堆满自家的粮仓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好事。赵母如今正是高兴的时候,听着儿媳妇说要买田地,更是一口答应了。

不过才答应了,又一下子犹豫起来,面露为难,磕磕巴巴道,“这,这原也是好事。只是,只是我这有些难处。辞儿如今赶上恩科了,马上就是秋闱,听说年后还有春闱。这去州府考试便不必说了,听说去北都城那边可要花销不少。住的吃的,样样精贵。若是此时买了田地,恐到时候盘缠不够,耽误他考试。”

罗素早就算了笔账了,如今她手里有十八两银子。且家中的黑耳朵生意如今抓在自己手里,很是稳定。每次都能收个几两银子她倒是不担心。再加上之前收上来的鱼还有两千来斤,马上就能去换了银子,倒是不担心。

“娘,这样吧,这次买地的银子我先拿,您那边的就留着二弟去赶考。反正左右都不能耽搁了二弟。且我这边买地,也是想多种点粮食。如今风调雨顺的,赶着好年成,咱多种点粮食才保障。”

这也是她对黑耳朵的种子量严格控制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商业太不发达了,黑耳朵如果种的太多了,肯定会降价。到时候只能以量来抵充,不大划算。且一旦市场饱和了,黑耳朵卖不出边去了,这东西又不能真的当成粮食来吃。

且古代这很容易经历天灾*的,到时候粮□□贵,有银子都买不到。还不如自家多储存粮食。多余的粮食再换银子,买地。只要家里有了土地,她就不担心以后的日子了。

赵母也是挨过饿的人,也经历过战乱,所有对于自家儿媳妇的担忧很是理解。

那会子家里有铜钱都用不出去,再好的东西都换不来一粒粮食。

“那这样可就委屈你了。”

“娘说啥子委屈;待日后家中日子过好了,家里还能短了我的那一份?”

“自然是不能的。便是你日后要改嫁了,我这边也得给你准备丰厚的嫁妆的。”赵母一激动,倒是把改嫁的事情也说了。

说完之后,脸上就没有刚刚的轻松了。

罗素装作没在意,笑道,“娘说啥子呢,如今林子和木棉还小,二弟又还在科举,我可不想这么多。左右过几年再说。”又道,“那娘可是答应了?”

赵母听到儿媳妇暂时没有改嫁的心思,心里自然有些欢喜,忙点头,“自然是答应的。”

和赵母谈好了,罗素也没有后顾之忧,只等着老族长这边的好消息了。又看着满院子的鱼,心里一旁盘算想着还是直接拉到县里去卖得了。那些酒家往日里都有固定的鱼户供鱼,她上次谈生意又遇着不好的事情,后来一直没去成。这鱼又不能一直放着,还是得赶紧散出去。

她一个人做不了这些事情,就和赵母一起去找了几家关系亲近的老嫂子帮衬,鱼卖完了之后,再算工钱。

有钱挣,且这卖鱼这样大的营生,也是个热闹。凡是找上门来的,也都欢喜的应了。

第二日天未亮,就赶着好几辆牛车,托着许多鱼去了县里。

“卖鱼咯,卖鱼咯,两文钱一斤,先到先得。随便挑,随便选,你买得了便宜,买不了吃亏。大叔大哥们都来看看唷。”

天才刚亮,整个县城的集市上就传来了阵阵洪亮的吆喝声。

以前集市上也不是没有人吆喝,去没有人吆喝着这么顺溜,且嗓门还大。仿佛整个市场都是这一个摊子似的。好些人好奇的看过去,只见街角的位置,摆着一个大大的摊子,上面放满了鱼。鱼的个头不大,但是好些还在摊子上蹦跶,倒是十分新鲜的样子。

又听说才两文钱一斤,比平日里人家卖的鱼都要便宜一文钱。买一条鱼回去,也就是三四文的事情。好些原本摆摊子的人也过来挑了两条用稻草串着,准备待会回去了提回家里去煮着吃。

县城人多,赶集的也多。这鱼也十分的便宜。慢慢的摊子上的人也多了起来。里里外外的围着水泄不通的。

罗素寻人看着摊子,自己和赵母负责收钱。几个人忙着热火朝天的。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这鱼才堪堪的卖了个七七八八的。

眼见着太阳升起来了,好些原本蹦跶的鱼也没动了,罗素干脆也不卖了。给每个嫂子提了两条。自己留着剩下的准备拿回去用盐腌了,做咸鱼吃。

见着来帮忙不止有工钱,还另外给了鱼。赵家村的这些婶子媳妇们都高兴的满脸堆笑。

赵母笑着满脸褶子,“今儿个这生意可真是好,我看好些卖鱼的摊子都要把咱们这边瞪出一个洞来了。”

罗素笑道,“我这生意一年也没两回,他们是日日都有生意的。左右也碍不着他们。”

她边收着摊子,边将腰上的袋子给系紧了。

如果她心里估算的差不多的话,这袋子里可是有好几千文铜钱呢。折算下来又是几两银子了。

大伙看着她那个兜里也是眼热不已。以前各家各户的,收成好的时候,也不过是混个温饱。一年要是能有个两三两银子的,那就是谢天谢地了。

如今这赵城媳妇不止把粮仓都堆满了,还挣了这许多银子。更别提那黑耳朵的生意了。

好在如今自家也种了黑耳朵,也能有些收成了。偏赵城媳妇又不让种多了,一家最多只能种三亩地。要不然,他们肯定得多种些的。

几人忙活着收摊子,倒是没有人注意,在不远处的面摊上,坐着两个穿着绸缎袍子的中年男人。

面摊的老板正小心翼翼的给端了面过来,招呼着两人用。他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可没见过穿着这么体面的人来自家面摊上吃东西呢。

其中长着美须的中年男人笑道,“这小小的集市倒是热闹,刚刚那鱼摊上恁多鱼。且看着那还不是一家人,估摸着是一起打鱼的。”

面摊子的老板笑道,“好叫老爷知道。这鱼摊的那些鱼是他们自家养的。一下子养出几千斤呢。”

“自家养鱼?”另外一个短须男子微微吃惊,“农家也能养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听他们说是他们自家养鱼的。咱们寻思着也不信,只怕是哪里抓的,担心人家抢了地盘,这才扯了谎呢。不过要是她们整天来卖鱼就好了。这鱼便宜,咱寻常人家也能见天儿的吃。”

两个中年男子点头。他们心里自然也不信这是养的。

两人还没吃完面条,罗素他们就已经收好了摊子。

想着待会路上回去少不得要耽误了,她索性去买了十几个馒头,给大伙在路上吃。

美须中年男人看了,笑道,“百姓之间如此和睦,可见这里民风淳朴。这次来这边上任,倒是也无须担忧了。”

“大人说的是。”

见美须男人皱眉,那短须男人赶紧改口,“老爷说的是。”

原来美须男人正是毗陵县新上任的县令谢成楠。三日前才刚道毗陵县上任。能够分到毗陵县这样的太平县任县令,自然也是来头的。

这谢成楠乃是北都城谢国公本家的兄弟。因着如今太平盛世,也想从中谋个官身。只不过他一心想做文臣,没能入了马上打天下的谢国公的眼,便胡乱的给扔到了县里做县令。后来又诸多关系走动,这才到了毗陵县这个太平县里上任。

被发配到小小的县城做县令,谢成楠心中自然也是有些颓丧的。到任之后也不做事,只在县里胡逛。却没想逛了一圈之后,眼见百姓艰难度日,倒是又升起了一股豪情来。誓要好好治理这毗陵县,让那瞧不起自己的族兄好好看看文官治国的能耐。

*********************

罗素几人回到罗家村时,已经是午后了。

才在家中休息了一会儿,把身上满是鱼腥味的衣服给换掉了,外间就有人吆喝着说是族长这边唤他们过去。

罗素一听,便知道是买田地的事情,当即和赵母一起出门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