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太悲惨了……”
“那你一定是没在那辆车上?
李青山又拿出一支烟,用力吸了一口,接着说道:“我当天赶到那,意外接到通知,我被安排在立新区赵家合作社,就是我们家附近的赵家合作社。看来是领导考虑到了我们家的实际情况,重新给安排的。”
“当天欢送会结束之后,我送走了我的党校同学,然后自己就乘火车回来了。在火车上,我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我刚开始不相信,可他们说的细节都对啊,也就无奈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一路上我一直心情沉重,到现在也缓不过来神,真的希望这不是真的……我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些人遇难,不知有没有我认识的人,我准备把行李送回来,第二天到公司去看看。”
听了李青山的叙述后,大家都默不作声了。事故太惨烈了,一车人,四十多人啊!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消失了!太令人震惊了,太令人惋惜了!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啊!如果事先做一下评估,也许这悲剧就避免了。
这次事故中果然有李青山的同学。为此,他难受了很久。他在自家后边的一个十字路口为不幸故去的同学烧了一些纸钱,算是送行吧。
这件事对李青山的触动非常大,以至于影响他一生的做人准则。他本来就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这件事情之后,就更是与世无争了,万事皆知足。他的朴素的想法是,这件事的阴差阳错,使自己获得了侥幸存活的机会,和那些故去的同学比,自己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再有任何理由奢求什么。
李青山来到赵家合作社报道,这里还有几位地方企业下放来的干部,他和他们一起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干农活出身的他不怕吃苦不怕累,工作表现也是非常突出。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下放劳动结束后,他是随地方企业的下放干部一同重新安排的工作,他被安排在一家地方小企业做了厂长,从此离开了本钢。这家企业照样离家很远,他,还是照顾不了家。
一场有惊无险的风波过后,张媛更加珍惜和李青山在一起的日子,夫妻俩相扶相助过着踏踏实实的平淡生活,对张媛来说,日子虽然苦了一点,可每天都很充实。
那年秋天入冬前,他们帮助青山的父母翻建的茅草屋也建成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山野菜越来越不好采了,那么眼尖手快的美花也采不到了,因为大家都在采。很快,这大地里、山坡上,就光秃得几乎一毛不拔,就像被蝗虫掠过了一样。
渐渐地人们感觉粮食不够吃了,这粮食供应定量并没有减少啊,为什么就感觉饿肚子了?原来是副食供应跟不上了。人们肚里没油水,单靠那点主食就不够用了。那时候城市居民的定量每人每月平均27斤左右,重体力劳动者稍多一些,小孩子少一些。家里半大男孩子多的,就明显不够吃了。有的人家计划的不周,月底还出现过粮食断顿的情况。
就在这时候,张媛他们所在的居委会却把各家各户的粮食集中起来了,在一九六零年的夏秋之际,办起了公共大食堂。正逢天暖的季节,他们就在房山头空地上支起两口大锅熬粥。天天顿顿都是稀粥。开饭了,各家各户拿个盆子去打饭。稀粥盛到盆里看不见多少米粒,吃到肚里一泡尿就都没了,大人孩子每天饿得肚子咕咕叫。
原来这大食堂最初只是在农村实行。因为农村在一九五八年下半年实行了人民公社化。成立之初,有的公社开办全民公共大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口号是:“鼓足干劲生产,敞开肚皮吃饭”,体验的是**的生活。
由于农村当时有存粮,有副食,大食堂开办之初伙食还不错。后期粮食不足,大食堂就解散了。这城镇还真很少听说办大食堂的,可张媛他们的居民委就独出心裁办起了所谓的大食堂。大食堂非但没有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反而使之雪上加霜。
美花那时刚上小学一年级。她班级里的一个男同学实在饿得受不了,就逮着什么都往嘴里放,竟然连粉笔头还捡着吃,幸亏被老师及时发现制止了。
张媛隔壁的邻居,实在受不了大食堂的苦,硬将自己两居室的房子和别人换了个一居室的,因为一居室所在的那个街委没有开办大食堂。他们宁肯全家住得挤一点,也不想这么饿下去。
为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一些人开始到山里找橡子树,又称柞树。其树上结的果实叫橡子,橡子的主要含量是淀粉,可充饥。人们把橡子树上的果实采摘下来,背回家来磨成橡子面,可以做成窝头就着大食堂的稀粥吃,也可以和别人换一点玉米面。那橡子面的窝头做好之后又糙又硬,吃了还便秘,可它抗饿。另外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吃它。能采摘到橡子,已经很不容易的啦。
采摘橡子需要走很远的路,因为只有在深山里才可以找到结了果实的大橡子树。一般都是清晨4点就从家里出发了,天朦胧亮的时候开始进山,山路要走两三个小时。
张媛家里没有人手,只好叫美花和大人们一起到山里去找橡子树。
别看美花人小,可她一点也不示弱。有一次碰到棵大橡子树,成熟的橡子落得满地都是,他们一同去的几个人,欣喜若狂啊。一顿下,大家带的口袋就都装满了。李美花的小口袋也装满了,可树上还有没采摘下来的橡子,地下还有那么多没捡的橡子。别人在那休息了,美花却舍不得,继续不停手地捡。
“美花,装不下了,你还采啊,往哪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