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 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

(1)平均储蓄倾向指平均每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或总收入中总储蓄所占的比重。若以APS表示平均储蓄倾向,则有APS=S/Y

(2)边际储蓄倾向指每一单位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储蓄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有MPS=ΔS/ΔY

5.关系汇总

由于整个社会人们的全部收入除了消费之外,便是储蓄,所以有APC+APS=1

同样,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有MPC+MPS=1

(三)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投资与储蓄

1.投资

投资是指资本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仓房、设备和存货增加、新住宅的建设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资本是被用于生产经营领域,谋求利润、产品和收入增多等目的的货币价值范畴。日常生活消费只能减少自己的收入,而货币一旦被用于投资领域,则就意味着保值、增值和利润回报等。凯恩斯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仓库等进行投资,取决于资本家对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银行业)的比较。如果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投资被认为有利可图,便可进行投资,否则就不会去投资。所以,要进行投资,投资的预期利润及资本的边际效率至少应该等于利息率。

2.投资函数

除了利息率这一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外,投资还受到国民收入的影响。

投资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投资函数I就是自发投资函数I0与引致投资的函数Ii之和。公式为I= I0+Ii

(1)自发投资。自发投资是仅仅由于受经济体系外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投资,它不受国民收入变动的制约。例如由人口增长、战争爆发、资源新发现、技术创新而引起的投资。国家或政府的投资往往被认为是自发投资。

(2)引致投资。引致投资是受国民收入变动而产生的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越高,投资量越大;国民收入越低,投资量越少。引致投资Ii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即投资量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呈正比增加。

3.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当投资人以往取得该资本品所付出的成本,能够被该资本品用于投资后的收入回报所弥补时,投资才会发生。

按照凯恩斯的看法,只有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超过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继续投资才有利可图,才能对资本家产生投资引诱。他还认为,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直接的相互对比关系,而前者尤为重要。当投资者在购入某项资本设备时,必须预期在该设备报废之前,能在逐年的收益中偿还当初的投资并获得利润。由于这些收益尚属未来的预期值,而投资却是现在所发生的实际支付额,所以估算这笔收益时,必须用一个贴现率把它折成现值,并使该现值至少等于该项设备当初的供给价格,这样才便于进行比较。把资本边际效率与现行金融市场的利率相对比,若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投资者自然乐于投资,甚至从银行贷款借钱高投资;反之,投资就会减少,甚至停止。这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

通俗而言,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厂商计划一项投资时预期可赚得的按复利方法计算的利润率。它取决于预期的未来收益和购置投资资产的成本。公式为资本边际效率=(总收益-成本)/成本=净收益/成本

4.投资与储蓄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从国民收入角度深刻地分析了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他说:“储蓄是一个时期的所得但并未作现期消费之用”,是本期没有消费的那部分收入,或是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国民收入作为净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消费,另一部分未被消费故而成为储蓄(不一定必然存于银行)。他还说:“所得等于本期产品之价值,本期投资等于本期产品未作消费之用部分产品之价值,储蓄等于所得减去消费;只要大家同意这些用法,则投资与储蓄自然相等。”总之,所得=产品价值=消费+投资。这意味着,增加未来收入的方法只能是,将本期储蓄额全部转化为投资。

二、社会总供给

(一)社会总供给的概念

1.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相对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出来并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包括国内和国外两部分:

(1)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即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服务。两部分合计构成国内生产总值。

(2)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本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和劳务价值。公式表示如下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当年不能进行分配的部分,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天灾**造成的损失等。

2.社会总供给的构成

社会总供给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物质产品和货币价值两种形态。国民收入就是社会总供给的价值表现。从国民收入的分配来看,不同经济主体(劳动者、企业、政府)作为生产要素提供者,得到属于自己的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税收等,继而转化为消费、储蓄、税收、进口等用途。这些部分之和就是国民收入,也是社会总供给。因此,经济学这样描述社会总供给的构成社会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